湖北长阳流溪村:“小公约”撬动“大治理”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宗教网 谭熤 覃芳敏 发布日期:2024-06-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流溪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路径,以共同缔造公约为基础,不断建立完善“三约体系”。以“小公约”撬动了基层“大治理”,形成了“四单”服务和“五金”产业的发展模式,让各族群众成为治理“主角”,全村正由“一处美”向“处处美”生动转变。

  构建“三约”体系  美好公约一起议

  2022年9月以来,流溪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会同片区党员、村民代表,先后多次召开“板凳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最终敲定创建“画里流溪”共同缔造品牌新蓝图,并创作出全省首个村级“共同缔造公约”。“流溪版”的“共同缔造公约”全文32句话、224个字,巧妙用“土段子”把共同缔造的“大道理”变成了简约通俗的“白话文”,成为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行动指南。

  说到“自治”方式,公约写到:“群众事务群众管,自己事情自己干。我有智慧我出招,我有要求提意见。自治组织管得细,互帮互助我争先。”

  说到“公益”活动,公约写到:“基金劳力资源库,我有富余记一单。孝老睦邻人情减,爱村护组心相连。公益项目为我设,投工投劳理当然。”

  村里的公约是大家出谋划策、共同商议决定的,既然自己是参与者、制定者,那就一定要去遵守。 “共同缔造公约”将流溪村村民凝聚在一起。

  目前,流溪村在推出“共同缔造公约”基础上,不断探索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新路子,建立起党员公约激励担当作为,优化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创新共富合约带动致富增收,形成乡村治理的“三约”体系。

  流溪村党支部书记任云木介绍,“三约”体系建设是对“共同缔造公约”的细化和完善。其中,“三约”方案明确分类处理“守约”“违约”行为,确定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村内“红黑榜”相结合的奖惩方式。通过树立正面典型鼓励“守约”行为,通过批评教育纠正“违约”行为,全面激发起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的主观能动性。

  推出“四单”服务 美丽村庄一起建

  大到村级发展规划,小到垃圾处理,流溪村始终坚持各族群众需要什么,村“两委”就解决什么。流溪村充分利用村务公开、各湾组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群众需求建议,及时公开村务信息。建立“群众点单——理事会议单——支部派单——指挥部接单”的“四单”闭环工作模式,及时收集群众的实际困难,搭建“党群连心桥”,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这水比以前更干净,水量更大,吃水做饭让人放心,再也不用担心枯水了!”看着自家水龙头里哗哗流出的自来水,73岁的流溪村村民田宏云开心地说,“过去,要是碰见像今年这样的干旱天气,早就没有水吃了。”

  流溪村的过去,用水是散点式分布,全村建了29个大小蓄水池。村子南边水资源充足,北边水资源稀缺,容易导致季节性干旱,造成北岸群众用水难。

  今天,融入共同缔造理念的“四单”流程,让干部群众共同议事决策,决定打破区域界限,集中建立供水池。这一决策,吸引沿线农户积极参与投劳投资,并统一安装水表,统一收费标准。200立方米的大型供水池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解决了300余农户的供水问题,平均户供水量达到0.7立方米,完全保障了群众饮用水安全。

  喝上了放心水,还要打通“民心路”才行。

  流溪村毗邻沪渝高速和318国道,离集镇只有2公里,眼看着周边都新修了道路,村民们也期盼着村里能把路修得更宽更好,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

  村里主公路扩建一事被明确列入实事清单后,大家共同谋划决策,干部村民齐上阵。68户村民主动让出门前部分稻场,100余户村民让出部分自留地。田地被占的老百姓都自愿接受“零补偿”,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田出田”。

  按路线规划,六组村民魏锡平家让出2.5米宽、长45米稻场修路。魏锡平毫不犹豫,主动配合村委会率先让出门前稻场。周边10户村民眼见魏锡平的举动,也积极配合完成修路工作。

  如今,流溪村里主公路由过去的乡村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公路建成后,村委会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发动群众,参与新建了68户庭院,打造出流溪村“最美1000米”美丽庭院示范走廊,实现了户户有庭院,家家有特色。同时,带动沿线村民发展农家乐40多家,乡村公路变成了真正的致富路。

  打造“五金”产业 美满生活一起享

  “我们现在是日子越过越好了,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谈起共同缔造带来的变化,村民向左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向左念过去是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家里有一个残疾儿子,还有两个耄耋老人需要照顾。近年来,向左念将家里二亩二分田流转给合作社,同时参与合作社务工,年收入大增,他的小康家庭过得美滋滋。

  向家的改变得益于村里的“五金模式”。“五金”,指的是租金、薪金、股金、现金、奖金。农户选择流转土地给合作社,获得租金;有劳力的老百姓在合作社务工获得薪金;有土地的老百姓选择不流转土地而是直接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获得股金;部分老百姓选择加入合作社,学习合作社技术,自己种植,最终的产品保底价卖给合作社获得现金;合作社社员在年终根据合作社经营情况获得不同程度奖金。“五金”多管齐下,实现群众脱贫致富。

  在产业互助上,流溪村总结出“五金”产业发展新模式,并突出龙头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破解了流溪村在人多地少情况下产业发展面临的带动之难、推广之难,以及成势成效成规模之难几大困境。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各族群众团结共进、守望相助的新实践中,紧紧依靠一条条“普普通通”小公约,让一个个村庄发生了“改头换面”大变化。如今,村庄环境美了,产业活了,村民富了,各族群众也真正品尝到了共同缔造带来的幸福果实。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