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5”世界环境日前后,“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自然影像团队(以下简称“影像团队”)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举办“西藏生态教育走出去”系列活动,以进社区、进校园、进公共文化空间等方式,讲述生灵和生灵守护者的故事,展示西藏各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生态观,同时以生态为纽带,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此次系列活动,参与分享的讲师团队由业内知名纪录片导演、自然影像摄影师、自然教育师、野生动物保护员、文旅体验官组成。自2022年12月起,影像团队摄制组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向野生动物保护员开展了‘高原生态守护者’口述史公益计划。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在西藏7个地市的保护区累计采访拍摄了30位受访对象,他们大都是在基层一线从事科研、保护的工作人员。
“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自然影像团队在北京进行分享。
影像团队先后在北京海淀区五一小学怀柔分校、上海市陆家嘴社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梅园小学、深圳罗湖区的小学及社区等地,举行以《高原绿光——成为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生动分享高原生灵的鲜活故事,并开展配音、绘画等不同形式的共创活动。
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影像团队与西藏那曲市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员代表携手,通过现场互动和直播等多样化方式,深入探讨救助动物的珍贵经验与深刻感悟,精彩呈现出高原动物和野保员之间有趣、感人的故事。
上海市浦东新区梅园小学科技辅导员高培培说:“青藏高原、上海,冰川、长江,看似遥远,却在自然的纽带与历史的进程中紧密相连。藏羚羊、黑颈鹤的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这次活动强化了公众对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活动,让孩子们参与。”
“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自然影像团队在上海进行分享。
影像团队联合创始人美朵表示,将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生态观,一线野保员的守护故事,以及在高寒缺氧等严苛环境下动植物的生存智慧,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无论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能从自然中获取力量和智慧;同时也能让每个人都成为西藏生态的守护者。她也希望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影像团队是一支常年深耕在西藏高海拔区域的自然影像和生态保护的队伍,团队由科学家、摄影师、野保员、环保人士、志愿者等128名人员组成,旨在云集社会之力共同参与自然影像内容创作、自然影像保护环境、自然影像助力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建设,共同打造青藏高原上的绿色生态名片。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