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必须诚信,不能要不义之财。”这是赵朋双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他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他“老三”。
2016年9月,22岁的他从老家河北邢台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闯荡,并安家落户,成为黄宫巴扎村的新村民。凭借着摩托车、电动车修理手艺,他开了一家“老三电动车维修店”,在与当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结下深厚情谊。
“老三,忙不忙?帮我看一下电瓶车。”
“好的,这就来。”
走进“老三电动车维修店”,赵朋双正挥舞着工具,为电瓶车更换轮胎。
“老三非常热心,修理技术也很好,我们的电瓶车、摩托车坏了都来找他修。他还帮我们把车送到家,小问题基本上不收费,大问题也只收零件钱。”村民买买提·依明说。
刚开店时,村民们对于这个年轻人的技术并没有那么信任,店铺的生意不景气。赵朋双没有气馁,主动和村民沟通交流,了解风俗民情,尽快适应并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无论是当面交谈还是电话咨询,赵朋双都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解答村民的疑问;无论严寒酷暑,只要顾客需要,他就以最快的速度为顾客更换车辆配件。在电瓶车厂商保修期的基础上,他还额外为附近村民延长保修时间,通过优质服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我的维修店也逐渐被村民认可。我开业的第一辆电瓶车卖给了吐尼亚孜·那尤甫,之后我们一直互相来往、互帮互助,他为我介绍了很多客户,逢年过节我也会去他家里吃饭聊天。”赵朋双说。
吐尼亚孜·那尤甫的女儿在乌鲁木齐工作,常年不在家,吐尼亚孜·那尤甫和妻子带着外孙一起生活,“老三”便担起了儿子的角色。201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老三”突然接到了吐尼亚孜·那尤甫的电话,电话那头声音焦急地说,他的妻子肚子剧痛,情况不太好,问“老三”能不能帮忙过来看看。
挂断电话,赵朋双把店一关,随即开上车带着他们去了医院。医生诊断是急性阑尾炎,需要住院紧急手术治疗。由于走得急,吐尼亚孜·那尤甫没有带够钱,赵朋双就把治疗费用全部支付了,让他们放心住院,争取早日康复。
经过这件事后,赵朋双和吐尼亚孜·那尤甫的感情更加浓厚了。“他帮我接送外孙上下学;当我生病了,他也会带我去医院。”吐尼亚孜·那尤甫说。
点滴暖心小事,让赵朋双和村民们相处越来越融洽。提起“老三”,大家都会连连称赞。好手艺、讲诚信的赵朋双不仅赢得了好口碑,生意也越做越红火,覆盖了周围喀拉塔勒村、黄宫村等十几个村落。他用“尽本分、守信用”的人生信念照亮人生路,也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