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能源大通道、战略大后方,加强边疆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治国必治边”,指出“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关于边疆治理、边疆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边疆地区兴边富民取得系列新成就。
今年是兴边富民行动实施25周年。在“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推进会召开一周年之际,6月26日至27日,“民营企业进边疆·龙江行”活动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助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进边疆”活动走深走实,为边疆地区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兴边富民结下硕果
在祖国宏伟的疆域版图上,牡丹江坐落在“一唱雄鸡天下白”的东北方向。
6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优强民营企业家、商会代表走进活动主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25周年成就展。
砥砺奋进二十五载,兴边富民硕果累累。在总体展区,51张图片、近3000字的说明,讲述了黑龙江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思想自觉感恩奋进、勠力前行的故事。在地方展区,黑龙江8个涉边地市、18个边境县(市、区),以展板、图册、讲解、实物展示等形式,充分展示兴边富民行动带来的巨大变化。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地方展区,冷水鱼、牛排、木耳、猴头菇、优质大米……黑土地出产的各色产品琳琅满目,引得众人围观称赞。参展地区领导干部现场“为家乡代言”,通过亮“家底儿”、抛橄榄枝,展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的真挚诚意。
边疆地区大有可为
这是一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盛会。与会领导、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代表登台致辞,为在座企业家讲情况、解政策、强信心。
“边疆地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范恩实表示,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高边疆地区的发展建设投入,推动当地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让世界看见。”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表示,他们将携手黑龙江建立民族刺绣数据库和非遗手工艺者数据库,为当地手工业从业者提供更多增收致富机会。
6月26日下午,3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平行交流会火热进行。到黑龙江投资兴业的企业家代表谈发展经历,邀请与会人员到厂房、园区实地考察;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介绍最新技术成果,寻求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的机会;洽谈区内座无虚席,企业家们积极寻找各自企业发展方向与黑龙江发展大局和产业布局的契合点……
据了解,本次活动期间,大会达成签约项目99个,签约金额391.8亿元。在这些项目中,既有带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也有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将为实现黑龙江省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边疆小城焕发生机
尊商重商的环境吸引人,高质量发展的势头鼓舞人。6月27日,与会人员前往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穆棱市、绥芬河市等实地考察,看振兴、谈发展、谋机遇、寻合作,力图把边疆区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胜势。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穆棱经济开发区,北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企业负责人通过3D立体全息影像,直观地展示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性原材料——晶圆的生产过程。“今年开工建设的晶圆工厂项目竣工投产后,将填补黑龙江省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产业的空白。”穆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焦裕晨说。
在位于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万鼎乳业有限公司,一条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杀菌、灌装、包装各个环节井然有序。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该企业积极开展对俄农牧业合作。
今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借着政策东风,黑龙江大力发展北向经济,携手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
“这次回到黑龙江,我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变化。”山东省黑龙江商会副会长徐震霖是一名酒店从业者,经过此次考察,他认为边境口岸城市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正考虑回乡投资,助力家乡发展建设。
“我们将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到边境地区投资兴业,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相契合,携手打造更富活力的开放边疆、更具实力的繁荣边疆、更有诗意的魅力边疆、更加和谐的幸福边疆。”牡丹江市副市长李传柱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