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以文旅促“三交”:共建共享和美家园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覃冰 发布日期:2024-07-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举办的南丹土司俍兵巡游活动中,火盾方阵在展演。

  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的群众在制作织布用的棉线。

  孟夏时节,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成片树木绿意盎然,笼箱盖枫杏生态旅游景区宛如世外桃源,瑶望天下景区游客熙熙攘攘。

  南丹县山川秀美、民俗古朴,曾被徐霞客赞叹为“粤西第一奇胜”。近年来,南丹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大非遗保护和开发力度,挖掘千年的矿冶、民俗、酿酒等历史文化资源,串联起境内的红色旅游线路,着力打造“民族团结+全域旅游”模式,以文旅促“三交”的生动实践,增添一道各民族互嵌交融的和美风景。

  深耕特色,唱响最炫民族风

  锣鼓铿锵、旌旗翻飞。身披战甲的演员,组成喷火驱邪、俍兵拳、板鞋长枪等十几个方阵,进行精彩的展演,刚猛的拳风尽显英雄气概……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南丹土司俍兵巡游展演火爆出圈,线下参与人数达8万人,线上高达220万人次观看。

  历史上,南丹俍兵是一支骁勇善战的武装,在打击倭寇中立下汗马功劳。俍兵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传递着南丹人民英勇善战、忠诚无畏的精神。2023年,壮族俍兵武术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五一”期间,河池市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小众旅游目的地之一,南丹县各大景区也人气爆棚,接待游客总数23.25万人次,全县实现旅游消费1.446亿元。

  “来南丹玩感觉不虚此行,下次我要带家里人再来!”上海游客安莉在瑶望天下景区体验民俗风情,脸上的神情与裙角一同飞扬。

  位于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的瑶望天下景区,将自然景观、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融于一体,古朴独特的建筑、精彩的民俗展演、怡人的自然景观,令游客流连忘返。

  “我们的民俗展演是沉浸式的,游客和演员一起唱一起跳,共享欢乐。”当地人何建军早年四处打工,返乡后成为瑶望天下景区的演艺部经理,吃起了“旅游饭”。他介绍,白裤瑶风情展演和非遗技艺展示等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瑶望天下景区是朵努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工程,2023年2月正式开放以来,提供了餐饮、服务、演艺等3000多个就业岗位,持续带动搬迁户和周边2万多名群众长效增收。群众搬入安置点,安置点变成景区,搬迁群众与周边群众通过共同发展旅游业拉近了距离、密切了联系,实现互嵌式发展。

  打造地标,拓展文旅新场景

  在南丹的万千风景中,“酒”是一个突出的元素。占地面积1100余亩,集酒文化体验、工艺展示、白酒生产、洞藏文化、品鉴销售等于一体的丹泉洞天酒文化旅游景区,是游客到南丹旅游必打卡的景点之一。景区开发利用喀斯特地貌自然溶洞,建成3个酒文化展示馆、3个白酒生产体验馆以及洞天酒海藏酒洞。

  走进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藏酒洞”的洞天酒海,8万吨藏酒与经历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景观令人震撼。巨大的“天下第一坛”、灯火辉煌的“金屋藏酒楼”、一眼望不到头的藏酒坛,让来自广西贵港的游客梁勇称赞:“这就是酒世界的星辰大海。”

  “在这里,可以一站式了解世界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和南丹酒文化。”景区总经理张金超介绍,2023年景区营收1200多万元,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

  以酒促旅,以旅兴酒,景区带动了当地白酒、电商等相关产业发展,解决超过1万人就业,其中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工业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于2022年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文旅发展的故事,也在车河镇拉么村的笼箱盖枫杏生态旅游景区书写。若不是亲身到访这里,很难想象眼前这郁郁葱葱、宜游宜居的地方,曾经是个矿渣如山、满目疮痍的矿区。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到过度开采,笼箱盖的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废弃的矿山窿道险象环生。居民杨正强从小在矿区附近长大,对当年景象记忆犹新。“那时候树都见不着几棵,到处都是发黄的水体和刺鼻的硫磺味。”杨正强说。

  如今的笼箱盖,山花烂漫、草木葱茏。徜徉在森林观光步道上,两旁是生机盎然的枫树、杜鹃树、牡丹树。实现生态保护和恢复再利用的笼箱盖,集旅游观光、避暑养生、民俗风情展示、矿文化科普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与环境治理融合的成功样板。2023年,南丹“厂区变景区、矿山变青山、瑶乡变景乡”入选广西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名单。

  一站尽赏山、水、林、湖、花,游客慕名而来,在大自然中敞开心扉、交朋识友。在南丹,旅游就这样润物细无声,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

  加深联结,实现全方位互嵌

  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的舞台上,瓦依那乐队“火了”。而乐队主唱岜農(本名韦家园)的家乡,正是南丹。

  追寻着瓦依那的歌声,无数游客与媒体的目光落到了南丹。于是——“一碗老酒”南丹岁末音乐会,在2023年12月2日,唱响了寒冬里热辣的摇滚。现场的万余名观众随着旋律互动、合唱,高亢的声音汇成热情的海洋。

  “我本来是来采访乐队的,没想到却因此爱上了南丹。”媒体记者邱烜说,亲自到访了岜農的家乡,体验了这里的风情,才更能理解他歌中那些源自于土地的声音,那种对家乡的热爱。

  那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以歌会友的高燃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白裤瑶非遗文创产品展售、南丹特色美食市集、酒令文化互动等体验活动。借助“音乐+文旅”模式,让更多潮流文化注入南丹,激发文旅市场的消费潜力。

  作为广西的西北门户,南丹的北、西北、东北三面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罗甸、平塘、独山、荔波四县接壤,有5个乡镇23个村山水相连、民风相通、民俗相近、经济相融。

  南丹县与毗邻的荔波县携手打造“南国避暑胜地”旅游品牌,联合举办白裤瑶年街节,实现“南丹+荔波”“山水+民俗”“旅游+脱贫”的融合。

  每年正月十五左右的圩日,在当地称为“年街节”。一到年街节,两地的各族群众着盛装,组队开展打陀螺、斗鸟、斗鸡、鸟枪射击等竞技运动,一起唱“细话歌”,赶“夜歌圩”,跳铜鼓舞,行长街宴,形成一派热闹的“赶街”场景。许多人更是因此结成了姻亲,有的荔波人迁居南丹谋生创业。“新南丹人”的不断涌现,是各民族互嵌融居的最好注脚。

  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南丹县以白裤瑶年街节、壮族敬牛节、蚂拐节等节庆活动为契机,积极承办国家级赛事,举办乡村影展、音乐会等,努力将文旅融合的大舞台打造成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会客厅”。

  (本文图片均由南丹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