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人 艾佳
人物简介
艾佳,北京“老字号”紫光园第三代传承人,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委员。艾佳在餐饮行业多年耕耘,努力为各族职工解难;关注民族地区发展,积极参与对口支援,多次前往贵州、内蒙古等地参与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荣获“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先进个人”称号。
我经营的紫光园,是北京“老字号”,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北京有180家门店,员工4000余人,是汉、满、回、维吾尔等多民族共事共乐的“大家庭”,多民族同胞在紫光园为美好生活而共同奋斗。
今年春节期间,我接到一名已离职的老员工的电话。5年前,她不幸罹患癌症,辞职回家看病。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我们组织全体员工捐款20万元,帮助她渡过了难关。她在电话中说,一定要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感谢当年帮助过自己的人。
不久,她在病情稳定之后,带着家里养了3年的大鹅、种的大米来北京送给我们。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坚定了要把企业办好的决心,更坚定了与各民族员工一道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信心。我要创造条件,让员工一同成长进步,有条件、有能力帮助父母亲朋、建设家乡。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少数民族青年、企业经营者,我深知,正是在时代发展和国家强大的背景下,企业才得以蓬勃发展。所以,我带着感恩之心,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在多次到贵州参加帮扶活动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毕节市花溪彝族苗族乡沙坝小学。2020年12月24日,我在沙坝小学看到孩子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学习街舞,他们认真的表情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这些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家庭贫困,但丝毫不妨碍他们用音乐和舞蹈来展示风采。
回京后,我们迅速开展了面向当地的助学活动,按照每个孩子的尺码量身定制御寒校服78套,又采购了音箱、牛奶、护手霜等物资,这些物资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了沙坝小学。我们还邀请3位专业的街舞老师给孩子们现场教学。当我们再次到访沙坝小学,孩子们用最开心的笑脸、最欢快的舞姿迎接我们,我的心里暖暖的。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这些年,我们向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捐助资金,支持当地建设“爱心超市”;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帮助内蒙古太仆寺旗的276户农民销售滞销的土豆;搭建售卖平台,支持河北省丰宁县的农副产品“走出去”……作为团中央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成员,我也常常利用宣讲会、报告会、民族团结宣传月等多种形式,借助网络、媒体、报刊、宣传册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正能量。我希望用小小善举,传递爱与温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记者郑涵月整理)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