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穿越丛林,需要有向导才不会迷路。一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领路人。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人民的领路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城关一小的教室内,孩子们正通过视频,聆听来自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华青春小学的金梅老师讲课。这是两地小学开展“婺道一家亲”系列主题“云活动”场景之一。
自2021年6月,婺城区开启对口支援道孚县工作以来,两地全面对接教育等方面工作。
去年,在“浙里石榴红·同心享亚运”2023年金华市—甘孜州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开幕式上,金甘两地青少年结下美好情谊。一年来,婺城区通过搭建“云端”平台,进一步拓宽与道孚县的交流互通新渠道,以“云端石榴红”为主题,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开展“婺道一家亲”系列主题“云活动”。截至目前,婺城区和道孚县两地共有1600余名青少年实现线上“一对一”结对。
为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入行,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婺城区深化联动机制,加强区内外合作,不断从思想引领、载体拓展、氛围营造等方面下功夫。
学校是面向青少年开展“铸牢”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组织开展“进学校”“进课堂”等行动,婺城区将“铸牢”教育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体系。2023年以来,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教师开展“铸牢”宣传教育学习专题活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识座谈会和讨论会30余场,组建“青春石榴红”宣讲团,筑牢各族青少年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端午佳节,安地镇杨垅村村民和前来体验节日风俗的青少年,在石榴红“共富果园”基地里一起包粽子,青少年们还将“爱心粽”送到村里老人手中,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
婺城区依托主题教育馆、青少年研学基地、高校“石榴红”工作室三个载体,持续推进“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完成培育岩头村“石榴红”家园、莲荷塘村“石榴红”共富基地、明月楼社区“石榴红”工作室、沙畈乡“石榴红”志愿服务队、玉龙社区“石榴红”宣讲团5项任务,并打造凤凰山“石榴红”主题公园。同时,加强与属地高校合作,打造校地共建、文化共融、人才共育、同心共享的民族团结“石榴红”工作室,将高校建设为“铸牢”的坚强阵地。
此外,婺城区积极整合优势资源,依托沙畈乡银坑村、蒋宝贤故居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聚力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青少年研学基地,丰富培训学习内容,使青少年研学成为展示婺城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的重要窗口。
“我们不仅提供放学接送、作业辅导等服务,还开设交通安全宣传、拓展训练等课外内容。”2018年,婺城区委统战部联合共青团婺城区委员会等部门,发动志愿者力量,在玉龙社区首创“民族融合四点半学校”,至今已累计服务各族学生千余人(次)。
婺城区发挥文化浸润、志愿服务、示范引领三大作用,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对口民族地区“微心愿”认领行动,连续10年举办“情暖童心”公益夏令营活动,惠及“新婺城人”困难家庭子女千余人。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人文交流”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扎染非遗手工体验、阅览八婺大地古韵文化、寻访古子城红色印迹等方式,使各族青少年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积极挖掘在民族团结、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表现优秀的各族青少年典型事迹,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先进、争当楷模,不断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浓厚氛围。”婺城区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编辑:江毓芝)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