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下八上”降雨集中期,受连续降雨影响,多地发生汛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灾难,一个个勇敢的身影、一幕幕温暖的瞬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传递着手足相亲的情谊、守望相助的力量。
——编者
受台风“格美”影响,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7月底遭遇特大暴雨。八面山瑶族乡是资兴市的重灾区,多个村一度断路、断电、断水、断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多人挺身而出,遇险而上。
7月30日早上5时许,资兴市东江镇罗围村燕头组的村民曹祥早早起床。这一天,他的小燕子餐馆暂停营业,全店上下忙碌5个小时,准备好150份热腾腾的盒饭。
曹祥与家人朋友一起装好盒饭,拉上水、方便面、八宝粥和能量饮料赶往八面山乡。他说:“一线奋战的人太辛苦了,得有口热饭热菜吃。”
“我能帮忙,我骄傲。”资兴市兴宁镇何家山村的唐海强骑着摩托车回到家乡,加入运送人员、物资的摩托车队,来回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
“我媳妇预产期临近了,村里却突遇洪水灾害……”7月31日,八面山乡田坪村村民黄唐标心急如焚,他的妻子何玉兰怀孕34周,急需就医。
在这危急时刻,收到救援消息的直升机从资兴市一中起飞,前往救援地点。上午10时40分出发,10时57分返回,仅仅用了17分钟,直升机顺利将孕妇安全转运至资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时转运的还有一名腿受伤的老人。
由于救援及时,何玉兰和胎儿生命体征平稳,老人也得到了妥善救治。此时,黄唐标心里的石头落下来了,不停地道谢:“感谢政府,感谢医护人员,感谢帮助我们的好心人……”
八面山乡等地的灾情也牵动着郴州市对口支援的新疆托克逊县干部群众的心。近日,受托克逊县委、县政府的委托,带着托克逊县14万名各族群众的深情,郴州市两名援疆干部护送3车面粉、大米等物资,跨越3800公里,历经66小时抵达资兴市抗洪救灾物资存放点。
“托克逊县人民自发捐钱捐物,托克逊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筹集到三大卡车物资。”郴州市第十批援疆工作队队员雷沈斌说。
外部的救援力量源源不断,被困在八面山乡的人们,也在互帮互助,积极开展自救。
周塘村大坪坑组村民龙跃中家因地势相对较高,被改为临时救助点,为受灾群众提供餐食和休息场所。当地群众纷纷拿出自家有限的大米和各类食材,汇集到龙跃中家里统一烹调。“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龙跃中说。
连日来,武警、消防、医卫、电力等各路队伍纷纷赶往八面山乡,给灾区群众带来信心。载着医务人员的救护车疾驰而过,电力工人扛着抢险设备奋力前行,救援人员从尚未完全停稳的直升机上匆匆跳下……爱的暖流处处涌动。
随着灾情结束,如今到八面山乡来赶集的人又多了起来,40多个档口开张营业,重拾往日的“烟火气”。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