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有什么需要帮忙?”前不久,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副科长陈飞,给结对“亲戚”乃司丁·克里木打电话询问近况。“乃司丁·克里木老人今年71岁了,身体不好,家里也不宽裕,我们都很牵挂他。”陈飞说。
在克州消防救援支队,许多队员与当地群众结为“亲戚”,“亲戚”之间相亲相爱,结下深厚的情谊。
每年端午节前后,总能看到陈飞在麦田里劳作的身影。乃司丁·克里木家里有3.5亩麦地,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女儿海日沙·乃司丁在本地的血站工作,平常十分忙碌。在麦子收割季节,陈飞担心乃司丁·克里木忙不过来,总是热情地前去帮忙。“早几年机械化不是很普及的时候,麦地还是需要人工来收割,现在用上了机械化,省了许多力。”陈飞说。
多年相处下来,陈飞和老人一家感情越来越浓。在乃司丁·克里木身体有恙时,陈飞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帮助老人预约排队检查身体,一抹“火焰蓝”在医院中格外显眼。
日常生活中,陈飞时常给老人打电话聊家常。接到陈飞的电话,老人眼中泛着泪花,“我的这个汉族儿子真的是太牵挂我了”。
类似的暖心故事,在克州消防救援支队还有很多。2021年,该支队被表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该支队阿图什市帕米尔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伊里夏提·夏买提是个柯尔克孜族小伙,他在火场里争先、危险时向前,在地震救援中荣立三等功。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还默默资助着辖区松他克乡瓦克瓦克村的几名维吾尔族孩子。
一次,瓦克瓦克村里的羊圈发生火灾,伊里夏提·夏买提前去救火。火情解除后,他在休息时了解到村民吐汗·阿吉木家里有些拮据,对孩子们的教育不太重视。
伊里夏提·夏买提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和姐姐抚养长大。母亲是学校的老师,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再难再苦也坚持让他们读书。
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伊里夏提·夏买提当即决定资助孩子们读书:“少年强则国家强,多读书是对国家作贡献。你们能读到哪儿,我就供到哪儿。”
这样的默默资助如今已持续了四年。虽然伊里夏提·夏买提手头也不宽裕,可他还是决定要把吐汗·阿吉木家最小的孩子资助到上大学。“民族团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都是一家人。”伊里夏提·夏买提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