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广阔天地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郑涵月 发布日期:2024-09-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河湟刺绣构图简练、用色艳丽,湟源皮绣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土族盘绣“两针两线”针法独具特色……走进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种类丰富的青海民间传统刺绣(以下简称“青绣”)作品令人啧啧称奇。

  “青绣这项流传于民间的技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广受消费者青睐,渐渐走向更大的舞台。”土族盘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负责人苏晓莉介绍。

  “以前,我们这儿妇女绣花多是用来打发时间,绣得精美,但绣品多是自己用,没有人拿出去卖。”苏晓莉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对家乡的盘绣充满自豪,萌生出“把好手艺变成好日子”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苏晓莉开始深入互助县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镇调研。白天,她走村入户,与绣娘们沟通交流,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技艺增收致富;晚上,她翻阅大量资料,仔细研究土族盘绣技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5年,苏晓莉成立了公司。她以土族盘绣为切入点,加大绣品研发力度,把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理念融入针法,创新开发时尚箱包、挂件、抱枕等产品,并学习借鉴湘绣、苏绣等刺绣产品的特点,融合多元文化风格,让产品更具观赏性。如今,这些青绣产品已遍及青海省内多个旅游景点,公司还在省内外的商业区拓展了不少销售门店。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2021年4月,作为重点项目,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经海东市批复建设。这个集体验、展示、培训、产销、运营于一体的青绣产业“一站式”服务基地,从建设至今,累计吸引140家企业(工坊)入驻,吸纳50名工坊带头人、1500名长期性绣娘和15万名季节性绣娘就业,现已成为带动就业和乡村振兴的品牌项目。

  “培训一个绣娘,支持一个家庭,扶持一项产业,这是努力的目标。”苏晓莉说。

  今天的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不仅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家,还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游客,感受着这一方土地上独特的文化魅力。

  “以前,我接触最多的是粤绣、苏绣,来到青海旅游专门安排了这一站,感觉青绣绣品很大气,兼具高原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来自广东的游客邓瑛,在一枚金色蝴蝶样式的青绣胸针前驻足欣赏。

  “最好的传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熟悉、用上青绣产品。”在一楼大厅的展示展销中心,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经理李晓燕,又迎来了一波远道而来的客人。海东市青绣产业的发展,也正在这人潮涌动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