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一同浇灌石榴树。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开学之际,中南民族大学南湖园中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余名新生齐聚于此,共育石榴树,上好“铸牢”教育第一课。
活动伊始,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红燕向新生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的建校历史、办学特色、社会影响及育人成效。她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今天,我们用来自五湖四海的生命源泉共同浇灌石榴树,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校园,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话音落下,大家将来自祖国各地、象征着全体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团结之水,浇灌在石榴树下。“这是一堂难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教育学院2024级本科生田海雪激动地说,“我的家乡在宁夏,来到学校后深刻感受到56个民族在一起的深厚情谊。”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软件设施完善,我期待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发掘自身潜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希望能结交更多朋友,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参加完活动,管理学院2024级新生王雅熙对未来信心满满。
此次家乡水采集区域包括长江、黄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等20余条河流流经区,采集点自北向南、从西到东,共涉及湖北、湖南、甘肃、宁夏等省区120多个县市。以家乡之水共育团结之树,象征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学生汇聚在中南族民大学开启新征程,大家像石榴树一样茁壮成长。
“大学生应当深刻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进行教育,能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和深刻体悟。”该校学工部教师蔡赵冠宇表示,此活动作为学校入学“铸牢”教育第一课,将长期坚持下去。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