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式摔跤:力量、技巧与智慧的较量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孙桓 发布日期:2024-11-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民族式摔跤搏克男子团体循环赛上,海南队选手宝力道巴特尔(左)和内蒙古队选手查那在赛后。运动会网上新闻中心/新华社记者 王翔摄

  11月24日上午,三亚市第一中学体育馆内掌声雷动,民族式摔跤赛事在这里激烈展开。勾腿、绊足、扛摔、挑翻,运动员精彩的较量,让现场观众热血沸腾。

  作为运动会“元老级”的比赛项目,民族式摔跤是运动会竞赛项目中分项目最多的,包括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跤(回族式摔跤)、希日木(朝鲜族式摔跤)。仅搏克就分设男女团体和个人四项。本届运动会共有30支队伍、376名运动员参与民族式摔跤项目的角逐。

  在北嘎74公斤级比赛中,云南队的何德生与甘肃队的姜金承势均力敌,比赛异常胶着,充分展现了北嘎的激烈对抗和高超技巧,也体现了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

  广西队的李毅在且里西74公斤级小组赛中获得了胜利。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他此次“跨界”参加民族式摔跤比赛,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的战术是先控制比赛节奏,通过观察对手的重心变化来寻找机会,把平时训练中磨练的技术运用到实战中。”

  在希日木62公斤级的赛场上,湖南队年仅17岁的小将龙江涛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冷静与自信。“每次训练完,我都会拿个绳子再加练四五十次。要保持平常心,把平时的训练水平发挥出来。”他说。这份从容背后,是他在训练场上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

  运动员们精神抖擞地奔向赛场的背后,是教练员们注视的目光。

  “刚才,我们队的何德生和对手摔平时,我比较紧张,最后还是我们赢了。”云南队教练王钱林的语气中透出对队员的肯定。和王钱林一样,台下每一位教练员在注视着运动员时,眼中都是满满的骄傲和关切。

  “我们是第二次参加民族式摔跤比赛,上次还在摸索阶段,这次我们有机会与其他队深入交流和切磋,对我们训练有很大启发。”湖南队教练石志勇说。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很看重比赛过程中的学习和交流,体现出对民族式摔跤文化传承的重视。

  “与其他代表队聊天时,大家都觉得这个项目很有特色,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摔跤服进行比赛,很有感觉。应该积极推进民族式摔跤进高校,寓教于乐,体教融合。”江苏队领队孙强表示。作为一名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他积极倡导将民族式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台上的激烈对决,也牢牢锁住了看台上每一位观众的视线。

  通过观看比赛,三亚市民周桂梅摸出了门道:“民族式摔跤比赛的节奏快得很,不仅要有力量,还要讲技巧,懂得把握时机。”正如周桂梅所说,这不仅是一场比赛,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刻体悟。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