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代表团表演项目《江浦手狮斗》。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11月23日,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技类表演项目赛场上,首场出战的江苏代表团运动员带来了《江浦手狮斗》。他们舞动的“狮头”小巧玲珑,舞狮动作刚柔并济、灵活多变,在狮舞大家庭中十分有特色。
江浦手狮起源于江苏南京浦口区,相传,是清末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的运动项目,后逐渐发展为地方特色民俗艺术,2007年被列入江苏省非遗名录。
与传统舞狮相比,江浦手狮在道具使用和舞动方式上独具一格。“常见的北狮、南狮道具体积大,要套在身上舞动。我们的江浦手狮拿在手里,道具小,靠舞、劈、砍、跳跃来展现狮子形态。”江苏代表团运动员、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冯韬介绍,近年来,江浦手狮走进了南京工业大学,在校园中得到传承与创新。学校积极组织相关活动,众多学生参与其中,由于手狮“狮头”较轻,参与训练的学生不需要武术基础,就能实现强身健体、非遗传承。
今年6月,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江浦手狮队在2024年江苏省民族民间体育表演项目比赛中获得佳绩,拿到了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入场券。此次参加这项表演项目的运动员,是该校江浦手狮传承保护基地的各族师生。
江浦手狮舞表演形式多样,既可独舞,也可群舞;既可在舞台上表演,也可在广场上表演,还可以在行进中表演。赛场上,江浦手狮队运动员们意气风发,色彩绚丽的手狮在队员们手上活灵活现。
“这几天,我们和其他项目的领队交流,收获了很多经验。”冯韬表示,今后会注重融合更多项目精髓,创新编排形式,展示各族劳动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