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山水相依。行走在村寨中,随处可见“5G信号已覆盖”“爱家光网已覆盖”的标牌;在橡胶园和火龙果园,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做起了网络直播,将特色产品推向全国各地;老年人通过“爱家健康”在线看病,智能摄像头让外出务工的村民更加安心;5G技术让水电站实现智慧转型;5G网络将千年茶园与世界连接……
近年来,中国移动着力推进“数字边疆”建设,在云南省加大5G网络覆盖力度,推进千兆宽带网络建设,为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新型信息服务深入千家万户、千行百业,通过移动赋能,云南数智生活跑出了“加速度”。
夜幕降临,景迈山上的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
“爱家健康”,老年人的随身健康专家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达到3.1亿。在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88.6%的云南,如何照顾好偏远山村里的老人,是当地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移动澜沧分公司工作人员在景迈山古茶林进行网络测试。
曼岗纳村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个边境村寨,村里共有96户466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0多人。村民的经济来源大多以收割橡胶为主,常年不规律的作息,导致村里的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老人们看病只能去乡镇卫生院,来回要花好几个小时。
改变,源于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携手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联合打造的“爱家健康”全流程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爱家健康”)。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居家问诊全流程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曼岗纳村村民依香的母亲今年57岁,长期患有高血压,但她时常忘记监测血压和按时吃药。依香在镇上上班,一周只能回家一次,非常担心母亲的身体健康。“自从家里安装了‘爱家健康’,可以获得智能查询、疾病自查、远程咨询、预约挂号、送药上门等全流程就医问诊服务。平台不仅每天会提醒妈妈监测血压和按时吃药,遇到测量数据异常还会及时通知我,特别省心。我们都夸它是村里老年人的随身健康专家。”依香高兴地说。
曼岗纳村村支部书记张月龙介绍,目前,村里超79%村民用上了“爱家健康”平台,活跃率在80%以上。通过该平台,老年人可以获得便捷安心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效缓解边远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
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的东南部,坐落着傣族聚居的寨子曼团村。过去,曼团村村民去一趟医院,路途遥远,看病非常麻烦,一些村民因此延误了病情。
看病不用上医院,打开电视就能与三甲医院的专家“面对面”,轻松完成健康咨询,这是曼团村村民玉丹的亲身经历。
村医玉丽介绍“爱家健康”村医平台。
前不久,玉丹的父亲在建房搬砖时腿部意外受伤,为预防伤口感染,玉丹在家打开电视,进入“爱家健康”平台的“图文问诊”应用,上传图片、给出建议……不到10分钟,这场相隔数千公里的咨询就圆满完成。“卫生院的医生说我们处理得很正确、很及时。”玉丹感叹,“现在有什么想咨询的,在家就可以通过电视问医生,非常方便。”
据统计,“爱家健康”目前已接入云南11家省内知名三甲医院的2900多名医生,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700万人次。
“爱家健康”不仅守护村民健康,也是村医们的好帮手。以前曼团村“健康小屋”只有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样”。现在中国移动“爱家健康”村医平台接入了村里的智能管理平台,村民的健康数据及时上传至健康档案,异常状况在平台上一目了然,还能提醒驻村医师上门随访。“平台还能下发AI健康分析报告,方便而且精准。”曼团村村医玉丽说。
据了解,依托“爱家健康”,中国移动联合云南的医院、药店资源及科大讯飞等企业,利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让云南老百姓拥有4个“一”:一套健康档案、一个AI健康管家、一套康养终端、一系列康养服务。如今,移动网络让身处边疆偏远山区的人们也能享受到现代数字医疗服务。
“5G+数智化”助力糯扎渡水电站智慧转型
在澜沧江下游的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交界处,壮观的华能糯扎渡水电站矗立在江边。该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规划“两库八级”的第五级电站,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
华能糯扎渡水电站全景图。史玉梅摄
在拉祜语中,“糯扎渡”意为 “英雄过江的地方”。站在261.5米高的心墙堆石坝上,记者感受到了现代工程创造的奇迹力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糯扎渡电厂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不仅拥有亚洲最高的堆石坝,电厂还实现了整体数字化监控,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处于严密的掌控之下。”
为了确保厂区的安全,电厂部署了超过1000个5G摄像头,形成了一个无死角的监控网。此外,还有热成像摄像机、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的应用,使得空域、水域以及陆域的安全防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电厂安保部门负责人表示:“有了这套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潜在风险,为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移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移动为华能糯扎渡智慧电站项目建设了5G专网、智慧电厂中心超融合平台等。该项目集成了电厂的生产与管理运维信息,将通信资源监控、智能单兵运维、无人机与机器人巡检、可视化安防管控、电子围栏、全域数据采集等多样化应用与平台深度结合,不仅提高了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率,还促进了能源与信息的深度融合,为智慧电厂的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电厂技术工杨康介绍,电厂采用了智慧巡检系统,借助机器人承载可视光/红外摄像机、AI分析技术进行自动巡检,使得每条线路的巡检时间从原来的两三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系统还会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及时通知运维人员处理异常情况。接下来电站还将继续探索基于5G的无人化远控应用,包括5G水下机器人、5G无人桥车等,提升电厂运维的智能化水平,拓展5G技术在水电领域的应用边界。
基于5G专网和5G应用,糯扎渡水电厂正以全面智慧化管理为目标,致力于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打造安全可靠、集成开放,自主决策的数字化、智慧化、现代化电厂。
网络连接山里山外
冬日的景迈山,少了些喧嚣,多了份静谧。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中国移动积极践行工信部“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完成澜沧到景迈山路段20个5G基站、景迈山15个5G基站的建设,大大提升了景迈山的网络覆盖水平。在景区核心区域,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以往信号薄弱的偏远区域,覆盖率也有突破性的提升,实现古茶林与外界的网络互联。
“屏幕前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我在景迈山茶园,先给大家泡一壶普洱吧。”“这是我们传统的烤茶,制作工艺独特,喝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茶园门口,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傣族姑娘玉班、佤族姑娘叶金等一众伙伴,摆好了茶案,生起了柴火,架起了脚架,面对手机,一边泡茶,一边和直播间里的网友热情互动。
“5G网络让直播有了超高清画质,我们通过网络,就能向五湖四海的观众展示茶叶的生长、采摘、揉捻、发酵、晒干过程,茶叶品质‘肉眼可见’。”玉班说。
景迈山交通不便,过去销售茶叶主要靠线下交易,由于信息滞后,茶农往往错过最佳时机。中国移动的5G网络为直播产业创造了基础条件,直播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通过网络,佤族姑娘叶金向观众展示景迈山的茶叶。
如今的景迈山,无论是在蜿蜒曲折、绿树成荫的山间小道上漫步,还是在充满历史韵味的古村落中驻足,人们都能享受到中国移动高速稳定的5G网络服务。中国移动澜沧分公司网络总监黄显目告诉记者,公司近年来不断提升景迈山的网络覆盖水平,信号深入村村寨寨、每家每户,让古茶林、古寨与现代世界无缝连接。据相关数据统计,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以来,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云南的数智化梦想远不止于此。中国移动云南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张轲告诉记者,现在抖音直播每个赛季的冠军都有云南的直播达人,这也有赖于中国移动网络高质量地覆盖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居民们无论在家还是在户外,都可以创作视频,直播身边的美景美食。“人们可以看到云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会看到美景、优质农副产品,从而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张轲说。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记者丛蓉拍摄)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