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张天任来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湖州。1998年起,他担任了新川村党委书记,亲历了“千万工程”给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让他非常感慨。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张天任和大家分享了3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千万工程”换回了绿水青山。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川村里办起了不少企业,虽然老百姓富了,但是山秃了,水变臭了。村民们说自己是住在垃圾堆上数钞票。有的村民搬到了县城,不愿意回村住。
2003年,在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浙江省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让张天任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来到了新川村企业——天能集团调研,勉励大家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新川村自此决定打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富民的道路。村“两委”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脏乱差”整治入手,从投资少、见效快的垃圾分类开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20多年过去,如今的新川村旧貌换新颜,绿水青山又回来了。
第二个故事,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深化‘千万工程’,要扮靓面子,更要重视里子,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张天任说。
新川村一脚踩污染的刹车,关停了十多家落后的石矿和高能耗的企业;另一只脚踩绿色的油门,通过天能集团的帮助和村企共建,引导村里的企业融入新能源的产业链,同时鼓励村民发展休闲旅游、观光民宿。3000多人的村子办起了上百家企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村里还成立了3家公司,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大增加。
绿色发展,让新川村的生态优势转变成了民生福祉,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家家户户住上了小别墅,开起了小汽车,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
第三个故事,石榴籽促进共同富裕。
“新川村这些年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关键在党中央的领导好,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现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张天任说。
近年来,新川村和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等多个村结对联建,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新川村的企业也吸纳了1780多位少数民族同胞高质量就业增收。
“今后,我们要与全国更多村寨结对共建,像石榴籽一样抱成一团,共享浙江在‘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经验,共同发展、共享繁荣。”张天任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