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小组会议上,传来一阵热烈掌声。在会议召集人的建议下,大家向“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钟瑛委员表示祝贺、鼓劲。
用理论服务实践,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是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她3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生涯中,学术之光始终照耀在走访、调研的路途上。
作为学者型委员,钟瑛始终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形成真知灼见。
2024年6月,钟瑛带领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团队,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共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开展深度调研,共同探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调研期间,钟瑛与团队成员深入边境口岸、产业园、牧业区、农业示范田等地,展开全方位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形式,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团队围绕边疆地区高质量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实践,形成了多篇研究报告;针对增设新疆自贸试验区阿拉山口片区、文旅产业发展、加强数字化智慧管理、艾比湖环境保护等,形成多篇内参信息报送。
钟瑛(右三)带领团队在新疆开展调研。本人供图
在一次次调研中,钟瑛委员愈加坚信:“只有真正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才能提出有价值、有新意、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钟瑛委员认为,学术研究不仅要扎下根去,还要回应时代之问。
2024年,钟瑛委员撰写出版25万字专著《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一书。该书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发展思路及实践路径,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获得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提及民族地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钟瑛委员打开了话匣子。“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清退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禀赋,是民族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各地要实事求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产业发展作出科学研判,提升传统产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应用……”
回首2024年的履职经历,钟瑛委员曾多次参与“委员促三交”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积极开展送书赠书、讲座宣讲等活动。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她通过开展讲座和座谈会,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推动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今年全国两会,钟瑛委员提交了5份提案,涉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这些主题聚焦当下热点、难点问题和国家战略取向,也有我常年的调研观察、研究积累。”她说。
“在多年的政协委员履职中,我切身体会到,参政议政能否‘参’到点子上、‘议’到关键处,是衡量委员履职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准。”钟瑛委员认为,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转变新角色,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才能与时俱进增强履职能力。
谈到未来工作,钟瑛委员表示,今年她将带领研究团队深入基层,为推动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