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苗家汉子。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自此,全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从这里吹响,十八洞村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当时还是花垣县双龙镇干部的施金通被派回村里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带领村民们一起,探索出脱贫攻坚的“十八洞经验”。
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1668元,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贫困发生率高达57.76%。
“以前,赶一次场要在山里走上几个小时”“外地的媳妇都不愿嫁进来”“家里的稻谷根本就不够吃,要打工挣钱买米”……在村民们眼里,过去的生活不堪回首。
“拔穷根”,思想转变是关键。施金通回到十八洞村后,针对部分群众不仅“口袋穷”、思想更“穷”的现状,在村里探索推行“村民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举办道德讲堂,组织系列文化活动。他还带领全村党员,围绕“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探索1户党员联系5户群众的“党建引领、互助五兴”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快了十八洞村脱贫步伐。
“要致富,先修路。”瞄准发展旅游经济的方向,施金通带领村民们修路、修停车场,完善基础设施。但这意味着要占用土地。对于“七分山三分地”的十八洞村民来说,土地意味着饭碗,谁家也不愿被占地。眼看着做不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各项工程停滞不前,施金通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你不是要土地吗?我拿自家的土地和你换。”
思想工作做通后,路也逐渐通了。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后,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及游客,曾经阻隔村民与外界联系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民们建设家乡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年轻人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宣传环境保护、参与民居改造、参加文艺表演。不久后,猕猴桃飞地经济、黄牛山羊养殖、农家乐等产业也渐成规模。
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8313元,率先在全县退出贫困村行列。在施金通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以及村民的努力下,十八洞旅游公司正式运营,十八洞村山泉水厂也顺利建成。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2020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18369元,是2013年的11倍,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目前,十八洞村已形成种养、旅游、山泉水、苗绣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带动周边26个村抱团发展。脱贫成效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浸润着施金通辛勤的付出与汗水。
2020年,施金通再次全票当选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民期盼已久的竹子寨和飞虫寨两个文化体育广场全面竣工,4000米的通寨公路全面提质。乡村旅游也越发红火,到十八洞村学习参观的游客多达60余万人次;村里发展农家乐14家、民宿8家,乡村旅游已成为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好门路。
今年2月,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施金通代表十八洞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奖牌时说:“十八洞村群众现在过得很好,盼望您再回去看看。”6月28日,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施金通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如今,他正带领村民们以更大的干劲,向着乡村振兴之路再出发,续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