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湖北南剧《唐崖土司夫人》:彰显家国情怀
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湖北力量
腔韵悠悠唱新声
一部南剧的台前幕后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部南剧的台前幕后

□ 吴运辉

  或许当年咸丰县南剧团编剧颜惠在创作南剧《土司夫人》剧本时,伏笔就已埋下:咸丰南剧与唐崖土司城,注定珠联璧合。1989年,颜惠以家国情怀与民族团结为基调,塑造了唐崖土司夫人覃田氏清正为民、勇于革新的形象,歌颂了土家族儿女团结进取、开放包容的精神。

  上世纪90年代初,《土司夫人》经咸丰县南剧团排演,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团结奖。

  随着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唐崖土司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咸丰南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两项国家级荣誉花落咸丰。

  乘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风,《土司夫人》经过改编,重新搬上了舞台。

  2012年,唐崖土司城遗址与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一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配合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咸丰县南剧团团长李爱民决定对这台大型南剧再次进行打磨。他请来一批专家,讨论如何提升作品质量。专家们从剧情、唱腔、表演到服装、舞美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并建议将剧名改为《唐崖土司夫人》。

  2015年,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唐崖土司夫人》经过几年的打磨,也在当年进行公演。此后,该剧本历经十余次修改,不断完善,并聘请湖北省京剧院原副院长程和平担任导演。

  “历经多年打磨,《唐崖土司夫人》淬火成钢,走上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台,实现了老一辈南剧人‘过长江、跨黄河’的夙愿,圆了几代南剧人晋京展演的梦想。”李爱民说。

  

3上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