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将弘扬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教学
面向世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体系
延安民族学院“团结”理念的价值意蕴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向世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体系

□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苏德

  从事民族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来,我几乎踏遍了我国民族地区,也到过不少国家参观学习。在此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做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大智慧、大格局。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的切身感受。我国民族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价值旨归于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同时也将卓有特色的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体系和富有成效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经验推向国际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做好做细做扎实。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明确根本使命;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彰显价值意蕴;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保障高效实施。民族教育研究者要在不断地交流中,讲好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故事,传播好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声音,面向世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服务世界跨文化社会建设而贡献中国方案。这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显示了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者在党领导下的守正创新和使命担当。

  置身世界跨文化教育格局,新时代我国民族教育教学及研究,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申明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的特色性。从“西方”外围世界出发,着眼于探索教育多样性的未知视角,在认识论的层面上破解中西对于民族教育问题的不平等对话而导致的不同主体对待他者文化的立场、策略和态度,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共同提升到学术话语平行比较研究的层面上,实现平等对话和交流。

  第二,展示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的真实情况。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者应秉持讲好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故事、分享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方案、贡献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智慧的立场,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积极开展具体的分析和探究。立足本土视野,努力将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传播给世界。在西方,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教育经常被曲解,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者有义务、有责任客观、系统地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真实情况,及时纠正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各种误解,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中国,丰富多元教育内涵。

  第三,创新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研究方法。民族教育研究者要站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前沿,开放思路,立足本土实践,扎根于中国大地,全面、深入地研究民族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产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提升“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