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高政治站位 创新工作举措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非遗技艺助力 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山东省民宗委发布“红石榴”品牌标识
云南多措并举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推动各族居民互嵌式居住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 王辉

  8年前的那个小年,在东乡人的记忆中被定格成永恒——

  2013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沿着崎岖陡峭、尘土飞扬的山路,来到海拔1900多米、山大沟深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村民马麦志家看水窖、问生活、察医保,要求当地政府抓紧解决好村民饮水困难,还鼓励乡亲们发扬自立自强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布楞沟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就实现了脱贫,2016年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5262元。过上好日子的东乡人立起刻有这样两行大字的水泥碑:“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东乡族自治县作为我国唯一的东乡族聚居区,一个县的脱贫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脱贫。当时我们就想,一定也必须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说,2020年底,东乡县顺利摘掉贫困帽,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为了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今年以来,东乡县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按照“三种模式(产业融合型、生态宜居型、整合提升型)”,实施“十大工程(风险监测防范工程、产业扩面增效工程、县域经济蓄能工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教育提质树优工程、文化铸魂引领工程、环境形象优化工程、生态保护治理工程、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和组织示范引领工程)”,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从一开始就不是两项孤立的工作。我们在开展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就一直在谋求长远发展。”马秀兰说。

  为此,东乡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覆盖建立信息化防返贫监测体系,对全县6.38万户农村家庭人口、就业、产业、培训、就学、就医等情况建立了户情台账,坚持每月动态更新。从今年开始,将原有户情台账升级为电子化信息系统,制作成手机APP,通过帮扶干部入户现场采集、手机录入、数据传输的方式,实时监测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拓展及产业就业等信息变化情况,形成自下而上的网格信息化防返贫监测体系,并进行立体化跟进精准帮扶工作。

  东乡县非常重视典型示范引路的作用,确立了今年打造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目标,明确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以47个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村为重点,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东乡县还十分注重打造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围绕“十四五”期间打造“1个百亿元产业集群、5个十亿元产业链、8个产业强镇、50个产业强村”的产业提质振兴思路,一手抓特色种养规模拓面,一手抓龙头引进延链补链强链,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兰州一小时经济圈、东部产业转移承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机遇,东乡县不断优化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加快项目落地开工进度。借助东西部协作和企业帮扶,东乡县通过以商招商、强强联合的新模式,努力引进更多与全县产业发展契合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提升招商引资整体层次。目前,东乡县与8家企业签订了产业合作项目,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7个,引进资金总额达18.98亿元。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是从点到面的提升,面临的困难会更多,但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心,实现乡村振兴。”马秀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