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筑精神家园 谱写时代新篇
乡村振兴新气象 齐心协力同致富
“老百姓宣讲团”进家庭
江西部署开展新一轮省直单位对口支援民族乡村工作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动态
《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
乡村振兴新气象 齐心协力同致富

□ 王辉

  合作,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1998年正式建市。一个如此年轻的州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却不俗。2018年9月,合作市即退出贫困县市序列。

  完成脱贫攻坚重任的合作,踏上乡村振兴的大道。

  驱车行驶在合作市的公路上,路两旁不时地会出现一片片屋舍俨然、村容整洁的村庄。

  “村容看着不错,村民家里是啥样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进了合作市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

  藏族村民当子的家是一座漆成黄色的两层小楼,满包的阳光棚让整个院落远离了冬日的寒冷。

  “以前我们家半农半牧,用的是土锅土灶,自己劈柴生火,家里被弄得很脏。到了冬天特别冷,还得自己烧土炕。现在好了,家里通了天然气,还给装了电炕,生活方便了,感觉家务活少了很多。”当子说。

  “实现乡村发展,我们是从改善人居环境着手的。”坚木克尔街道党工委书记阿黑介绍,2017年起,加拉尕玛村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成为甘南州首个天然气100%入户的村庄。2018年,村里给每户人家补贴1000元用于“改炕”,土炕变成碳纤维电热炕板,既减轻了污染,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村内主干道实现硬化,公共空间得到绿化,连居民住宅和菜园也得以修整美化。

  生活质量提高了,家务活儿变少了,村民的想法也改变了。“我们家有运输车,也养着牛,还入股了村里的生态园。我计划明年在家里开办藏家乐,现在还要把厨房、厕所改造一下,住宿条件也要再提高,这样才能吸引游客。”当子有清晰的致富思路,“这样我媳妇和我儿媳妇在家就能赚钱了。”

  “人居环境改善后,大家的致富劲头很足,我们开始着力发展民宿旅游。”阿黑说。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建设、连片打造”的思路,加拉尕玛村开始发展旅游业。“生态园有62个包厢,可同时接待600多人。日光智能花卉超市之所以‘智能’,是为了适应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这里只有5至8月卖花,9月就开始种菜。这样就实现了超市利用的最大化,也实现了收益的最大化。”

  马继荣、姜兰芳老夫妇是村里有名的热心人、调解员,曾经多次获得精神文明奖项。姜兰芳老人说:“以前儿子儿媳在上海打工,现在村里给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他们都回来开农家乐了,既能照顾我们,还能有更好的收入。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么好,让我们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我们就是想给村里做点儿事。”

  “经济发展了,精神文明建设一定不能落下。”阿黑说。为此,村里设立了“文明习惯养成活动公示牌”“环境卫生红黑榜”。村里制定了积分考评规则,设立了积分超市,做得好的村民每个月都可以从超市领取奖品。

  在离加拉尕玛村不远处的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先进的思想也在引领着村民致富的浪潮。村里引进企业,村民用自家土地或房屋入股,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策划建成藏式民宿22间。这些民宿装修精美、设施先进,入住十分舒服。今年国庆前夕,俄合拉村全部房间节前半个月就被抢订一空。

  在这22间民宿的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开始投身旅游业。在游客服务中心附近,一座富丽堂皇的藏式酒店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是村民智华的家。他见开办民宿有前景,便开始装修自家房屋,准备开办一个民宿加餐饮的藏式酒店,投入估计在800万元左右。”佐盖曼玛镇党委书记赵忠科介绍说。

  既改善生活条件,又转变思想观念;既发展旅游业,又建设大型村集体经济;既重视经济发展,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合作市从决定改变农村面貌的那一刻起,就规划了一幅持续发展的蓝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合作将呈现一派更加美丽的乡村新面貌。

  2020?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版权所有??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