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酒泉路街道招募线上志愿者,有意向的同学联系我。”
“老师我来!”“我申请加入!”
近日,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9级社会学1班的班群里,班主任董喜霞一则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得到很多学生的响应。不到十分钟,一支志愿者队伍便集结完毕。
自10月兰州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以来,兰州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管控。志愿者们需要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获取“漫入人员”(指途经或逗留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健康码状态。
抗疫当下,每位志愿者需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至少20位“漫入人员”流调排查工作。
经过街道工作人员培训后,志愿者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您好,我是流调员,根据大数据筛查识别系统,显示您为‘漫入人员’,有些信息需要和您了解一下……”
“您好,我是酒泉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很高兴与您通话”“您好,请问您今天的健康码有变化吗”“您好,请您相信我们,相信政府,咱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志愿者们的声音通过无线讯号传到很多家庭。
疫情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电话任务等着大家完成。为提高效率,董喜霞与学院团委联系,希望能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
随后,这条志愿者紧急“招募令”被迅速转发到了各班级。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酒泉路街道志愿服务群”的人数迅速增加,158人,200人……
“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鼎力相助,我们的任务超前完成,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早日好起来的!”街道的肯定,让志愿者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喜悦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