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承诺,是60多年的坚守。
1955年,刚满16岁的黄永腾从广西钦州师范学校毕业时,向组织许下庄严承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边境当一辈子教师。”他自愿到当时贫穷闭塞的中越边境山区当一名人民教师,先后在那垌小学、那良中心校、防城镇二小任教。
在4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黄永腾曾经有多次改行和调离“边山穷”地区的机会,但他始终选择留在边境、扎根边境。他说:“在我父母离开人世的时候,在我无依无靠的时候,是国家让我公费读上了师范学校,还给我助学金,帮助我完成学业。党的教育让我当上了人民教师,我要用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党。”
为了践行承诺,黄永腾把一生奉献给了边境地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1999年退休后,他被返聘至广西防城港市少先队和防城区少先队任工作顾问,同时还担任防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继续坚守在育人工程的一线。
黄永腾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广大青少年,为了帮助少先队搞好活动,他几乎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退休后,他设计了400多个少先队活动方案,其中有86个方案获得全国各种奖项。为组织社区“小竹足”活动,他暑期连着两个月没休息;为制作“谈天说神七”主题活动的火箭模型,他连续5天工作到深夜;为帮助少先队开展好活动,他为雏鹰假日小队、社区中队、民族联合小队、假日小队担任志愿辅导员……每个学期,他都要与10多个“问题生”手拉手结对,主动做“问题生”的转变工作。他还把办公桌放到“快乐成长”活动室里,利用课外活动、课余时间,组织“动画专题大展播”。
防城区那良、峒中等镇坐落在边境线上,与越南山水相连。2001年,义务担任防城区那良镇滩散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的黄永腾在调研时发现,界碑旁杂草丛生,似乎很久没有人打理。他的心被触动了,“界碑是祖国领土和主权的象征。何不以界碑为载体,让青少年通过护碑活动去提升爱国情感呢?”
于是,黄永腾组织该校师生成立了首支“红领巾”护界碑队,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到学校周边开展“护界碑”活动。20年来,滩散小学一代又一代“红领巾”风雨无阻地守护界碑,就像“护碑歌”中所唱的那样,“护界碑,爱界碑,风里雨里都不停……”,爱国的种子被播撒在边境居民和少先队员心田里。
界碑神圣,国旗鲜红。在黄永腾和“红领巾”护界碑队的不懈努力下,爱碑护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星火燎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守护界碑的队伍当中。通过开展爱碑护碑活动,爱我中华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扎根,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祖国下一代的心中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