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像一床薄毯,懒洋洋地铺在地上。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上塘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几位年轻人正领着一群孩子玩游戏,这些年轻人是来自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
今年8月,他们从江苏徐州市来到贵州黔东南州,成为上塘镇中心小学的支教老师。
张一笑还记得,去年9月,学校下发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时,她正在准备考研。看到通知后,她毅然决定报名。“支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当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抓住它。”她希望能在最好的年华奔赴西部,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3个多月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深深触动了张一笑。
李梓君是研二在读研究生,正面临科研、毕业和就业的多重压力,在得到导师的支持后,她决定加入支教队伍。“扎根基层,用奋斗书写青春最美的底色。”这是李梓君的选择,“我想用一年时间去磨练自己。”
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小学进行为期10周的教学实践培训后,他们来到了贵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孩子送知识,我们志愿者责无旁贷。”秉持这样的信念,支教团开始了在上塘为期一年的支教。
课堂上,孩子们好奇地问各种各样关于城市的问题。“我告诉孩子们要好好学习,这不仅是为了走出大山,更是让自己拥有努力与坚持的力量。”张一笑说,打通与外界的联系,赋予孩子们更多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的载体,是支教队员们共同的心愿。
因为口音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刚开始上课的几周,一些学生的成绩有所下滑。队员们发现这一情况后,从基础的字词、拼音教起,打牢学生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在刚结束的半期学习大比拼中,他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李梓君说。
支教团成员的付出,学生们也看在眼里。
“孩子们总是会从家里带来当地特有的水果,对我说,李老师你没吃过,送给你吧。”李梓君说,学生们展现出的生命力和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深深感染着支教团每一位成员。
支教团队员们还发挥各自所长,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给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在学校开展武术、舞蹈、篮球等社团活动……为山里的孩子们带来快乐、带去梦想。
作为医学院的学生,他们还主动为山里的父老乡亲普及医药卫生及急救知识,提高当地居民疾病预防意识。
“支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我们带学生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他们用真诚和童真感染着我们。”张一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