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影像搭建一座交往交流交融桥梁
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
去生活现场寻求创作深度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汉创业的新疆小伙:
用影像搭建一座交往交流交融桥梁

□ 陈紫云
张培文拍摄团队在新疆拍摄阿布都加帕尔·猛德的故事。
《汉口往事》海报。

  

  “他露出党徽那一刻,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2022年新年伊始,一位新疆大叔帮助武汉游客的故事,一时间传遍了全网,感动了无数人。在距离新疆3000多公里的武汉,笔者在微梦传媒创始人张培文的办公室里看到了这位新疆大叔的党徽。1月3日,微梦传媒“疆湖儿女”团队远赴新疆边境线,探访“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他也因此成为张培文制作的“疆湖儿女”系列的第14位主人公。

  

  1 让更多的美好被看到,让更多的感动被铭记

  色彩幻化的湖面上倒映着深远的高空和沉寂的雪山,一眼望去是无垠的原野,偶有马匹跃过,马蹄声是这其中的唯一声响。这是“疆湖儿女”系列镜头下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阿布都加帕尔大叔生活的地方。

  2022年元旦,一条由武汉游客拍摄的视频在新年伊始引来了全国瞩目。一位新疆大叔帮助车辆陷入泥潭的游客后拒绝了酬谢,只亮出了胸前的党徽,感动了无数人。张培文看到视频后,立刻想到,这位大叔便是“疆湖儿女”的下一位主人公。

  “疆湖儿女”是微梦传媒倾力打造、以微电影为主的特色IP,旨在“将湖北的声音传到新疆,将新疆的故事讲给湖北听”。

  1月3日,张培文的拍摄团队从武汉出发,跨越3000多公里,辗转38个小时,更换了4种交通工具,来到位于雪山之下的木吉乡,见到了阿布都加帕尔大叔。大叔今年53岁,是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身材精干,双颊泛着高原红,一双眼睛尤为明亮,这是阿布都加帕尔大叔给摄影师的第一印象,“我们在这里相处了两天,他带我们看当地有名的火山口,品尝高山羊的美味,向我们介绍柯尔克孜族的风俗,还讲了许多当地过去的故事。”摄影师介绍,这些素材都被记录下来,将被制作成“疆湖儿女”系列的第14集。

  临走时,阿布都加帕尔大叔同摄影师交换了党徽,并接受了到武汉的邀请。阿布都加帕尔将在武汉讲一堂特殊的党课,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在带领摄影团队领略家乡风光的时候,阿布都加帕尔也说,希望能借影像记录下这些美景,让武汉人民、让全国人民看到这边境线上的风光,让更多的人看到新疆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真实场景。

  “他做了他该做的,我也要做到我该做的。”在微梦传媒工作室,张培文看着交换回来的党徽说。作为一名影像行业的从业者,他表示用镜头记录下生活中更多的故事,让更多的美好被看到,让更多的感动被铭记,是职责,也是荣幸。

  

  2 地远情长,“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们的‘疆湖儿女’系列正在蓬勃成长。”捧着摄影机的张培文说话口音带着些许武汉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20岁来到武汉,至今已有13年,“我就是新一代的‘疆湖人’。”

  十余年的武汉生活让张培文结识了很多朋友,“特别是在武汉的新疆人,对我来说特别亲切。”闲暇之余一起聊天谈心、吃新疆的特色美食,交往越深,张培文越发意识到,同为新疆人,因为各种原因相遇在数千里外的武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就是一个绝好的群体影像创作素材。“加上自己是搞摄影的,各方面条件都很成熟,我就想,那就这么干吧!”“疆湖儿女”这一特色IP矩阵就此诞生。

  “疆湖儿女”第一期视频的主人公是来自新疆和田的维吾尔族姑娘麦尔哈巴·吾拉木。2014年大学毕业后,作为少数民族选调生,她被分配到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办事处党群工作部,负责绩效管理、人事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视频记录了她在岗位上为居民服务的日常工作状态。此后,这一系列视频的主角还有来自新疆的大学生、生意人、务工者等各类群体。随着关注人群的不断扩大,张培文逐渐意识到,这个“疆”不应仅仅是新疆的“疆”,而是疆域的“疆”,镜头下的人物也从新疆人扩大到了在武汉的全国各地各族群众。

  “或许观众看完一个故事、两个故事没有多大印象,但是看了十个故事、百个故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就像大家看了与新疆相关的纪录片,就想去当地亲身领略一样,我也想让大家看到各族群众在武汉亲如一家、幸福生活的场景。”张培文坦言。

  

  3 在武汉拍摄城市故事,记录城市文化

  除了拍摄“疆湖儿女”系列,张培文的镜头还对准了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了多年的城市——武汉。

  20岁那年,张培文怀揣着对陌生城市的好奇和向往,拖着行李箱从遥远的新疆来到武汉。大二时,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从此爱上了摄影,坚持用镜头记录一个普通大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时的他似乎没想到,和镜头为伴成为他此后为之奋斗的事业。

  在2020年武汉江汉路改造完成的开街仪式上,一段5分钟的微电影《钟情百年,爱在江汉路》呈现了江汉路的百年历史。影片从1930年讲到1980年、2000年,最后定格在2020年,江汉路的百年风华一展无遗,亨达利钟表、汪玉霞糕点、江汉关、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民众乐园、新华书店等老字号次第出现,城市的百年记忆被唤醒。视频播放结束,现场掌声久久不绝,张培文感慨道,“观众掌声响起的那一刻,就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候。”

  这部微电影是张培文微梦团队策划的《汉口往事》系列微电影的第二部,2018年的《汉口往事》、2020年的《钟情百年,爱在江汉路》、2021年的《巴公房子纪录片》,他们将镜头聚焦老汉口,对准人们或熟悉或陌生的一条条老街区、一幢幢老建筑,用影像记录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闲暇时,张培文总爱回顾这些作品,“每一部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一帧都细细打磨,总想做到最好。”

  这一系列微电影的创作、拍摄,源于张培文对武汉这座城市的钟情和热爱。他说,外地人一谈起武汉就是黄鹤楼、东湖,甚至许多本地人都不了解那些老建筑、旧址,以及那里发生过的精彩故事。“这就是我们坚持要拍老汉口、拍江汉路、拍巴公房子的初衷,要用更直观的影像去展示一段历史,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让更多人知道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变迁过程。”

  而当下,微梦传媒拍摄的城市系列作品,已经从老汉口文化扩大到整个武汉的城市文化。在张培文的构思中,接下来的创作选题将关注武汉的市井文化、民俗文化、里份文化等,“我愿意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

  (本文图片由张培文提供)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