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货车沿着蜿蜒的乡村道路驶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下合乐寺村村民马洪录早早打开小油坊大门,等待即将到来的采购商。
“快进来,快进来。”下合乐寺村党支部书记陈列东主笑盈盈地将客人迎进合作社办公室,热情攀谈起来。
“他们家的油质量好,吃着放心。”来自贵南县的粮油商告诉笔者,这已是他第三次来下合乐寺村买油,每次采购回去,四五天就能卖光。
“以前可不这样哩!”马洪录送走客户,关好大门,穿上工作服,走进仓库一边清点菜籽一边说。“以前我们村的油坊设备没现在好,出油率低,生产效率也不高,村民们宁愿花2天时间把菜籽拉去县城榨油,也不愿意在这榨。”
为什么当时没更换设备?陈列东主说,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村民之间有些矛盾,心没有往一处想,导致大家错过许多发展机会,“周边村子都发展起来了,只有我们村还是老样子”。
2017年,靠从事建筑业和养殖业发家致富的陈列东主回到村里,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老支书卸任前,让我一定接好这个班,让乡亲们都富起来。”陈列东主说,他深感责任重大。
一上任,陈列东主就开始一家一户走访,化解矛盾。从宅基地划分到草山纠纷,事情一件件解决,邻里关系开始慢慢缓和。
“这个村,最核心的矛盾就是光伏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铁盖乡乡长切太加说。为解决这一矛盾,陈列东主开了三次村民大会,最终以民主投票方式把补偿款分配问题彻底解决。
解决了乡邻矛盾,下合乐寺村开始聚力发展,迎头赶上。陈列东主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县上给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许多发展项目都落到了我们村。这个榨油坊就是依靠产业扶贫资金实现了‘鸟枪换炮’。”陈列东主说。
“我们的设备是附近几个县最先进的,出油率高、速度快,不仅我们村村民来加工,其他村的也来,甚至还有旁边黄南藏族自治州的都会拉着菜籽来这里加工。”作为榨油坊工人,马洪录越来越忙。
“心里高兴呀!我家原来是贫困户,一家人靠种几亩地、养几只羊生活。这两年,合作社发展起来,我和几个乡亲到榨油坊打工,一个月也有两千多元收入。”马洪录说,“我现在还种了一片梨树,每年也能卖一些出去。”
新鲜菜籽油从嗡嗡响的榨油机里流出来,质检员拿出一瓶刚检测完的清油告诉陈列东主,质量完全没问题。“我们计划联合几个合作社搞一个本地菜籽油品牌,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和政府推介将产品卖出去,争取走出海南州,迈向全中国。”陈列东主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