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为欠发达地区 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
为整体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水平,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提质计划”)。“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将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对一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
提质计划提出,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支持薄弱师范院校遴选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高水平师范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提升薄弱师范院校教师学历层次。同时支持高水平师范院校青年教师通过到薄弱师范院校支教、开展调研,与薄弱师范院校青年教师结对。支持高水平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相关学科教师(含退休教师)到薄弱师范院校组建工作室、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传帮带青年教师发展。
在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提质计划明确,将结合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需求和学校发展实际,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凝练学科特色、确定重点建设的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做好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集中多方资源进行支持。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建立高水平师范院校教师、团队与薄弱师范院校教师、团队联合教研机制,提升薄弱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支持高水平师范院校与薄弱师范院校组建协同团队,就教师教育相关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攻关。
在加强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提质计划提出,高水平师范院校协同薄弱师范院校支持所在地区的市、县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改善教师发展机构条件,提升其规划区域内教师发展、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教师发展研究的能力,为所在地培育一支扎根当地、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支撑力量。统筹附属中小学校资源,以对口帮扶等形式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建设示范性中小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公布
国家民委直属高校 五个虚拟教研室入选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公布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共439个。本报记者梳理,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共有5个虚拟教研室入选。
入选的5个教研室分别为: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领衔的民族学社会文化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课程(群)教学类、黄泰岩教授领衔的数字经济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专业建设类、李鸿宾教授领衔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研究虚拟教研室入选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中南民族大学翟华云教授领衔的民族院校会计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专业建设类;西北民族大学李琦教授领衔的敦煌舞课程虚拟教研室入选课程(群)教学类。
据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获批虚拟教研室建设点以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等为主题推进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及开展教师培训四项建设任务。
人社部启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活动以“就业服务进校园 精准帮扶在身边”为主题,于2022年3月至6月,汇集专业资源,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前延伸、提质增效,满足毕业生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服务需求,为促进毕业生及早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明确了政策宣传进校园、招聘服务进校园、就业指导进校园、创业服务进校园、职业培训进校园、困难帮扶进校园6个方面服务举措。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以上均由本报见习记者周宛霖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