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松山社区党委: 让群众在“小服务”中体会“大温暖”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山社区党委: 让群众在“小服务”中体会“大温暖”

□ 实习生 马小平 本报记者 孙文振 综合报道
松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资料照片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健康街道松山社区党委成立于2009年,下设党支部12个,党小组12个,有党员295名。近年来,松山社区党委大力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搭建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通互动平台,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治理有效、邻里和谐、幸福度高的“红色家园”,让社区群众过上美满幸福生活。

  社区是服务居民的前沿,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松山社区党委建立“1+7+X”基层党组织架构。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划分7个网格党支部,按楼栋、商业街区、项目工地等设立党小组,把党的组织体系向下延伸到每个驻区单位、小区院落、建筑工地。支委委员担任网格长,社区党员骨干担任专职红色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担任兼职红色网格员,网格内每2名红色网格员联系一个楼栋,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为了让群众在“小服务”中体会“大温暖”,社区采用了“五小服务法”:网格员定期组织群众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排查小隐患”;发挥网格长、网格员和“五老人员”的作用,入户走访、网格巡防,及时“调处小纠纷”;掌握网格内居民,特别是残疾人员、低保人员、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众的诉求事项,推行网格长代办“提供小服务”;在网格内通过民情走访形式,了解民生诉求和社情民意信息,随时“解决小困难”;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城创卫,网格员每日巡查督促整改,有效“净化小环境”。

  

  丰泽西苑小区的高宝峰老人已经鳏居多年,由于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了解情况后,社区党员王艳华带领社区志愿者几年如一日定期去探望照料高宝峰,为他申请了轮椅和拐杖、办理了残疾证,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特困人员供养,并亲自将高宝峰送到养护院,改善他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社区无小事,“鸡毛蒜皮”是大事。居民的每一件小事都会第一时间汇聚到社区,件件事关居民的正常生活。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80岁高龄津贴认证,社区党员亲自上门手把手帮忙;职能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每个小区消防通道、灭火器等都要先检查一遍;路灯不亮、道路不平,督促物业尽快整修……

  

  “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社区日常工作做细、做好,就能让社区和谐,让居民安居乐业,提升生活幸福感。”松山社区党委副书记刘鑫说。

  

  “以人民为中心”是松山社区党委一直坚持的服务理念。松山社区党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诺言,不仅把社区的“面子”做好、把“硬件”配足,更是把“里子”做实、把“软件”建好,使之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生产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幸福家园。

  

  社区内的老平房拆迁后,许多住户选择搬进了原址上建起的新楼房。谈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原址回迁的老住户王秀斌说:“我们社区党委和党员干部真是好样的,不论事大事小,都尽心尽力给居民办好。”

  

  2021年6月,松山社区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建党百年之际获得这一荣誉,是对我们更好服务辖区百姓的激励和鞭策。”松山社区党委书记李雪说,“我们要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人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3上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