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好必由之路 共建时代新功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黄土地到人民大会堂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潘晓慧委员: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安宁宁

  “每一份提案,于我而言都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通过这些提案,助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从2008年开始,潘晓慧已连续担任3届全国政协委员,带到全国两会上的立案提案有50余个。她提交的多个关于重视民族地区学校建设、缩小中西部教育差距的相关提案,都得到了教育部的回复。

  “提案来源于调研,调研促进提案形成。”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潘晓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诉求。今年两会前夕,她在贵州省和云南省就专升本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本专科两层次学校的专业匹配度不够,专业布局不均衡,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少。潘晓慧希望能在政策层面出台解决办法,使更多相关专业学生有机会升入本科层次学习,为地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近年来,职业教育不断增强适应性,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迸发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潘晓慧认为,进入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职业教育在诸多方面依然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距。新政策带来新机遇,需要转变观念敢闯会闯。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利用东部资源借梯登高,在加强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吸收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办学理念,培养更多符合地方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她在提案中提出建议:建立优化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探索跨省专升本的“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参照应届毕业生身份的界定,建议放宽专升本报考资格年限到2年;对职教的“产业导师”“产业教师”的兼职兼薪政策作出更为明晰、便于操作的规定。

  “教育,是重大民生工程,承载很多群众期盼和心声。”潘晓慧说,希望通过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成就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