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这个春天没有孩子失约
构筑各民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
中南民大又一科研平台 入选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民委直属高校9个党支部入选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南民大又一科研平台 入选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本报讯 近日,中南民族大学武陵山区野生植物自然科技资源库入选湖北科普教育基地(2022-2026年度)。这是继民族学博物馆、材料博物馆之后,该校又一重要科研平台入选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该资源库以“学生为本、生态育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社会共享”为宗旨,长期坚持开展植物分类科普和生态文化传播,在服务科学研究、助力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动科研,成果丰硕。目前,资源库已出版武陵山区植物图鉴4部,申请发明专利10项,提交科技部数据交汇中心标本数据13559号,特征照片10118幅,生态照片1820幅,为各类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提供种质资源的特性鉴定25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127人次。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委托开展湖北省兰科植物专项补充调查,统计发现湖北省野生兰科植物56属164种,发现了在鄂消失几十年的珍稀濒危植物“毛瓣杓兰”的两个居群。

  

  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资源库与武陵山区各自然保护区、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互联互通的合作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参考和技术支撑。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及多家单位合作,共同开展乌头属植物有效成分的鉴定、富硒植物硒蛋白产品的开发等研究。

  

  开放共享,助力科普。资源库每年定期深入社区、中小学举办身边常见植物识别、植物书签制作、实验室开放日、科普讲解比赛、科普讲座、科普展览、平台参观等活动,积极宣传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效果和社会效益。(中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