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兰州:推动创建走在前、作表率
西藏拉孜县:团结奋斗舞蹁跹
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寓教于乐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寓教于乐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基地自2008年运行以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依托独特的江南文化和长江自然资源,自主开发了四大类、100多个实践活动项目。基地注重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并作出了有益探索。

  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基地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主抓、分管主任和实践指导部具体负责,党建办负责日常事务的工作机制,促进相关工作由点到面,全面铺开。二是统筹规划部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纳入基地课程发展规划及基地重点工作,明确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统筹安排,并加强与周边基地的资源共享与共建。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把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师资力量作为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教师间相互培训”三种模式,不断提升师资水平。

  

  打造多彩阵地。一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馆。馆室利用声、光、电、图片、实物等直观展示中华文化、中国历史、英雄事迹等内容。开辟“中华民族特色专柜”,陈列马头琴、葫芦丝等民族特色乐器等,营造浓郁的中华民族大团结氛围。每年有近4万名中小学生走进馆室,参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二是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基地秉持“大德育”理念,打造“一个红堡”(阳光之路党性教育基地)、“两个主题园”(张家港精神主题教育园、好人园)、“三条长廊”(德育长廊、廉洁长廊、法治长廊)、“四个广场”(行知广场、立德广场、树人广场、英雄林),构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圈,形成思想引领、实践教育、德育工作、心理咨询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培育体系。三是打造重点扶持项目工程。基地充分发挥优质公共资源的辐射和服务功能,与共建部门共同打造集互动体验、水上运动、连廊宣传、微景观展示为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扶持项目“多彩中华”。让参观者在体验式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

  

  丰富活动内涵。一是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开营、闭营、观影、文艺晚会等大型集会节点,利用宣传栏、展板、电子屏、网络、公众号、午间广播等宣传阵地,运用印发主题手册、组织答题竞赛等各类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二是开展各类培训活动。面向参训学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教育培训,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充分发挥张家港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组织动员优势,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石榴花开——各民族家庭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是打造品牌特色活动。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劳动实践”三大品牌教育活动,构建面向各学段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开设“四点半课堂”,开展“共话民族团结情”座谈交流活动,畅谈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利用张家港市校外辅导总站、基地党员志愿服务等平台,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验、亲子活动、参观活动等,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覆盖面。开展“多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文化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供稿)

3上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