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斋、礼拜、肉孜节“会礼”……在刚刚过去的斋月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商户伊力亚尔·艾则孜忙碌又充实,除了经营自家的皮鞋生意,作为一名穆斯林的他,还按照宗教传统,在家附近的清真寺参加各项宗教活动。
5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状况”视频宣介会,包括伊力亚尔·艾则孜在内的多名穆斯林群众和宗教界人士代表,通过视频连线,面向全球6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及境内外50多家媒体,分享了他们度过斋月及肉孜节的情况,安宁、祥和、圆满、幸福是大家的共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介绍,4月3日至5月2日,新疆各族穆斯林度过斋月。5月3日肉孜节当天,新疆政府规定放假1天,各族群众烹羊宰牛、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佳节。“人们互相拜年、分享美食、互送祝福,气氛融洽,这是新疆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生动展示。”
喀什市艾提尕尔清真寺哈提甫麦麦提·居马在宣介会上说,艾提尕尔这座拥有550多年历史的清真寺,每天的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都会准时进行礼拜活动,肉孜节当天,更是吸引几千名各族群众在寺前的广场上跳“萨玛舞”,分享节日喜悦。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人们在清真寺及在家里进行礼拜、封斋、过伊斯兰教节日等正常宗教活动,由自己决定。
“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不仅体现在肉孜节上。”乌鲁木齐市洋行清真寺伊玛目木哈提热木·西日甫说,清真寺周边的穆斯林结婚,从政府民政部门领完结婚证后,会邀请他主持“尼卡”仪式。有人去世了,他会去穆斯林殡葬服务中心,按照宗教习俗给亡人举行站礼仪式。木哈提热木·西日甫介绍,他所在的清真寺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寺里的图书馆提供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的《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宗教书籍,一些在新疆留学、经商、旅游的外国穆斯林也常来做礼拜。
来自和田市古江巴格乡的麦合木提·努尔买买提,在视频连线中讲述了当地清真寺环境的改善情况。他说:“我家附近的清真寺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都是土路,冬天清真寺里特别冷。现在柏油路通到了清真寺门口,政府对清真寺整体进行了维修,安装了空调,冬暖夏凉。”此外,还有来自伊宁、昌吉等地的穆斯林群众介绍了他们在斋月期间的生活。
“我身后是清真寺,这是学生公寓楼、食堂、教学楼……”视频连线中,新疆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一一介绍了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齐备的配套设施。他说,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还设有伊犁、昌吉、和田等8所分院,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的系统教育,推动了新疆伊斯兰教健康有序传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祖木热提·吾布力说,新疆地处中国西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在新疆,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信教和不信教、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信仰这种宗教或那种宗教,以及同一宗教中信仰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完全由公民自由选择。信教公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以及按照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法律保护。
徐贵相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对新疆宗教状况也有很多的误读和误解,特别是近年来美国连续发布国际宗教自由报告,诬称新疆迫害宗教界人士,限制宗教信仰自由,打压穆斯林等等,这些谎言谬论完全不符合实际。“我们愿意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述新疆真实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共识,也更期待大家到新疆来实地考察,见证繁荣景象,感受美好生活。”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