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祖国西南,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近年来,当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乐章。
黑土坪村是宾川县鸡足山镇下辖的一个傈僳族聚居村落,全村共有28户、106人。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凝聚着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而人们常常提及的,便是朱正熊一家三代团结邻里、乐于助人的故事。
30岁的朱正熊,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傈僳族青年,2018年被大理州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2016年2月担任村民小组长以来,朱正熊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立足村寨实际,扎实推进“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双融合工作。
朱正熊多方奔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黑土坪村先后实施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村容村貌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一批项目,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成了民族团结广场、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卫生公厕等惠民工程。他还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葡萄、冬桃等经济作物和黑山羊等养殖业。
有了好政策的加持,在全体村民的艰苦奋斗下,黑土坪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同比增20%,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今年2月,村民朱金成、朱绍祥被大理州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而他们分别是朱正熊的爷爷和父亲。
2021年8月10日16时许,朱金成在花桥水库边放牛,突然听到有孩子大喊:“有人掉进水里啦!”朱金成立刻朝着呼喊的方向跑去,边跑边给儿子朱绍祥打电话。来到水库边,这位已经70岁的老人来不及多想立即跳入水中,奋力把已经昏迷的孩子救上岸。此时,朱绍祥也赶到了,他用平时学到的知识对孩子进行了急救。随后,救护车赶到并将孩子送到医院。经过几天的治疗,孩子平安出院。
朱金成、朱绍祥父子两人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但父子两人认为,这不过是件平凡的事情,“无论是谁遇到,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爱党爱国、乐于助人、团结邻里……爷爷和父亲一直这样教导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朱正熊说。
“爷爷和父亲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朱正熊说。
这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故事,是宾川县各民族亲如一家的生动缩影,也带动和影响着更多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