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陵山区里的“出口经济”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宁夏:推进示范区建设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川12部门印发意见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湖南举行民宗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12部门印发意见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本报讯 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四川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提供精神支撑。

  《意见》提出,到2025年,四川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整体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非遗资源保护利用强省。到2035年,非遗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传承体系更加健全,整体性保护格局完全形成,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意见》强调,要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做好非遗资源调查记录工作,加强代表性项目管理,推进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深化区域性整体保护,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民族地区、长江和黄河流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文化形态挖掘研究和整体性保护。构建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完善非遗理论研究体系,打造非遗成都论坛、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等学术交流品牌。  

  《意见》提出,要提高保护传承创新实践能力,加强精准分类保护,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振兴传统节日。全面促进合理利用,加强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非遗保护传承。抓好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非遗保护传承,促进各民族非遗保护传承,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在传统节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俗活动、文旅节会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培育羌年、格萨(斯)尔、彝族火把节等活动品牌,推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非遗对外交流合作。(蜀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