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民族团结进步的广州故事出新出彩
葡萄架下的深情
青海贵德县:建好社区“石榴籽家园”
西藏昌都市命名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 模范单位和教育基地
云南大理市打造环洱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贵德县:建好社区“石榴籽家园”

河阴镇歇春园社区开展创建活动。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积极探索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法路径,以打造社区“石榴籽家园”为载体,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截至目前,贵德县11个社区均被命名为县级社区“石榴籽家园”,3个社区被命名为海南州首批社区“石榴籽家园”。

  强化党建引领。贵德县重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1+N”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推动“社区党组织+各群团组织”多级联动,延伸工作链条,汇聚联点帮扶单位、辖区单位、群团、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社区“石榴籽家园”。创建“一核多维、共建共享”服务模式,打造社企共建、社校共建党建品牌,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我和我的支部讲故事”“微宅党课”“党史百年天天读”等各类活动600余场次。

  精准宣传教育。利用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采用“有形+有声”的宣传方式,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教育平台。面向社区发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手册,通过报纸、电视、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坚持“规定动作”集中学、“移动课堂”庭院学、“微信平台”指尖学、“红色基地”观摩学等,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惠民政策、典型模范事迹送进社区、小区、居民家庭。通过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创设“积分银行”等方式,激励各族群众崇德向善,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注重联谊交流。挖掘整合社区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积极动员易地搬迁群众主动融入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文体活动,提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新社区能生根、安心住。各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最美志愿者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打造服务品牌。始终着眼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搭建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宣传、纠纷化解、扶弱济困等平台,延伸服务群众的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依托社区“家+”多功能室,打造石榴籽驿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服务阵地功能有机结合。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提供“五点半课堂”“儿童托管服务驿站”“移动便捷服务队”“移动办公桌”等便民服务,党员和工作人员下沉至小区、楼宇,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创新治理方式。完善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片领导,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网格长、社区党员职工(网格员)组成的负责机制,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社区治理体系。强化居民公约凝共识、移风易俗转观念、协商议事解民忧、示范引领促建设等措施,持续探索各具特色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模式。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平台,解决好社区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各社区均组建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成员为骨干、网格长和居民志愿者参与的社区应急小分队,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与水平。

  (本文文字、图片由贵德县创建办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