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跳菜的故乡 感恩奋进的南涧
团结一家亲 幸福富裕谷
走出具有南涧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民族团结谱新曲 整族脱贫换新天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跳菜的故乡 感恩奋进的南涧
——推动新时代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高质量发展的南涧实践
南涧无量山樱花谷。适志宏摄
南涧民间宴席跳菜。适志宏摄
南涧无量山藏茶谷。杨光宇摄
南涧美丽县城——秋景。杨光宇摄

  这里是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豪迈的南涧跳菜演绎了民族团结的千年佳话;这里是茶的故乡,悠悠茶马古道见证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这里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巍巍无量山构筑起祖国西南生态安全的坚强屏障。

  近年来,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征程中,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汉、彝、白、苗、回等35种民族成份19万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奏响了南涧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美之歌。

  

  “绿”“富”双赢

  共建民族团结生态和美家园

  盛夏南涧,无量山原始森林吐绿,西黑冠长臂猿在林间嬉闹,勤劳的各族群众在绿水青山间劳作。一幅“绿”“富”双赢、民族团结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南涧县依托‘高山、净土、生态’优势,结合‘绿色茶区,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定位,持续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业态,切实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带领各族群众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南涧县委书记王绍基说。

  “每年春天采茶的时候,我们每天需要500名左右的采茶工。”大理华庆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文荣介绍。在无量山樱花谷,来自全县不同乡镇的各族群众靠着参与采茶、制茶鼓起了腰包,樱花谷周边的群众更是靠着一山风景开了农家乐、民宿,吃上“旅游饭”。

  南涧县小湾东镇岔江阿务里码头,刚开业不久的云上小湾休闲园客似云来。澜沧江和黑惠江在此交汇,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野生鱼类资源,使这里成为远近野钓爱好者的天堂。“即将到来的周末,所有的钓棚都预约满了。”南涧县云上小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查国文说。“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打造和完善江上特色民宿、水上娱乐设施、半山酒店、水果采摘、生态旅游等云上小湾特色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休闲娱乐体验,让更多的游客来到小湾,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正成为南涧文旅产业的新方向,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增量。

  南涧县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生态立县”之路,按照“文旅引领、三产融合、绿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培育以“一杯茶、一片烟、一个核桃、一只鸡、一头牛、一棵药”为主的“6+X”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2021年,全县实现农业综合产值40.33亿元,获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3个。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无量山樱花谷、无量药谷、无量山藏茶谷“三谷”旅游区、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景区,5年来累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129.7亿元。各族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民族和睦、团结稳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生动书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南涧实践。

  

  南涧跳菜

  搭起连心桥 跳出好日子

  烈日下,在南涧职业高级中学的操场上,省级非遗传承人鲁发琨正在教授非遗项目南涧彝族跳菜。彝族、苗族、布朗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们跟着节拍,传承着千年跳菜舞步。“以前,只有彝族在跳菜,现在全县各个民族都在跳,各民族同跳一支舞。”南涧彝族跳菜省级非遗传承人阿本枝说。

  南涧县公郎镇裕谷村村民何正良16岁开始学习跳菜,至今已30多年。前几年,夫妇俩常年在昆明、楚雄等地商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回到家乡,组建了“梦想事成跳菜队”。他们日常通过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生意火爆。

  “客户来自大理、临沧、普洱、保山等地。在表演中我们还结识了各地的民族文艺队,一起切磋舞艺,交流民族文化,合作表演,深受客户喜欢。”何正良悉数着跳菜演出的新模式。“一场演出可收入1000多元,每月有10多场邀约。我们家盖新房、供娃娃读书的钱都是跳菜跳来的。”何正良妻子字正花高兴地说道。

  南涧跳菜跳出好日子,跳出新生活,跳出民族团结进步新气象,搭起了各族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全县共有370多支、2000多人的民间跳菜文艺队,依靠跳菜表演人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南涧县紧紧抓住南涧跳菜文化品牌效应,打好跳菜“保护牌”“人才牌”“创新牌”和“旅游牌”,让跳菜真正成为促进南涧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精神纽带、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实现了跳菜文化由娱民、乐民向惠民、富民转变。

  2003年,南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2008年,南涧彝族跳菜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次“跳上”央视春晚。2015年,南涧跳菜应邀参加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 “舞”出国门,走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公园城市

  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新能量

  夏天的南涧县城,是花的海洋。各条主干道上,凤凰花、火焰木、蓝花楹肆意盛开,十字路口也被不同主题的“口袋公园”装点。走进县城,宛若步入大花园。

  “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以绿色为底色,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县城、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县城,坚持建管并重。半山半水满城花、一座公园一座城的幸福小城初步显现。”南涧县委副书记、县长施文妍说。

  “南涧县拆墙透绿这个做法太给力了,好多单位的铁围栏拆了,绿化空间打开了,走在大街小巷就像逛公园。”大学毕业在外工作的胡绍海平时常通过新媒体平台关注家乡,每次回来总要骑着共享单车逛一遍县城。“拆除的是冰冷铁围栏,联通的是各族群众的心,拉近的是离乡游子与家乡的距离。”胡绍海说。

  同时,南涧在县城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锁定城市边界,将原来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1600亩调整为基本农田,实现了城南、城北、城中都能闻得到稻香、听得到蛙鸣,留得住乡愁。

  南涧县顺应各族群众大流动、大融居发展趋势,以思想融合、文化融合、感情融合为主线,着力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城乡社区。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大要素,立足绿色茶区、农旅融合示范县的发展定位,将南涧县城建设成为“无量山大景区的会客厅”。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