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10个项目的比赛,决出88个一等奖,近日,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两个阶段赛事结束。
同台竞技
精彩赛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新发展
“索垂画板横,女伴斗轻盈。双双秦弄玉,个个许飞琼。”秋千是一项古老的、多民族共同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空中飞人”通过潇洒的摆荡、完美的配合,一次次刷新成绩。最终,55公斤级双人高度赛中,曲靖代表队的罗蓉、施露瑶以9.4米的高度触铃成绩夺得一等奖。
一颗颗陀螺高速旋转,身姿矫健的运动员你攻我守……陀螺是云南省向全国推出的特色项目。来自楚雄代表队的木天光被称为“陀螺王子”,本次斩获陀螺项目男子单打第一名,他说:“对手们的实力都很强,像我们这样的老队员还是有压力的。”
无独有偶,临沧代表队的保爱平今年已57岁,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比赛中他也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打出了理想的成绩。
老将老当益壮,年轻人也不遑多让。文山小将王峰志在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52kg级别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紧接着在次日的北噶(藏族式摔跤)52kg级别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王峰志今年18岁,他14岁便进入文山州体育职业学校学习自由式摔跤,不但辛苦也会受伤,只因热爱才坚持到底。
本届运动会竞赛项目共设置13个大项133个小项,大项目分别是抢花炮、蹴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吹枪和民族健身操。
第一阶段赛事于6月9日至18日举行;6月24日至7月3日,第二阶段比赛展开。
本届运动会将选拔出云南省优秀竞赛、表演项目和运动员,参加2023年在海南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同心筑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悠久,创造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其中,种类繁多、精彩纷呈的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一大亮点。
红河队高脚竞速项目教练陈辉介绍,高脚竞速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土家族、苗族、京族等都有此项运动。红河的高脚竞速最初来源于哈尼族,但这几年他们也到湖北恩施等地学习,从技术、装备上融合了其他民族的竞技优势。
目前,云南长期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300多项,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总数的40%以上。这些项目既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也有时代特色的现代传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正洪介绍,目前,云南已先后举办了十一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团参加了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于1995年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好全省性的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已经成为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凝聚社会力量、服务云南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同心协力
在办会中提升文化旅游名城品质
本届运动会承办地丽江,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绚丽,自古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枢纽地区。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之地,丽江各民族血脉相连、经济相依、文化相融、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缩影。运动会上,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志愿者相聚在美丽的丽江,以体育文化为纽带,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丽江市副市长周开举介绍,丽江市把承办好本届运动会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以主人翁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本届运动会。
9月20日至26日,本届运动会的重头戏——开幕式、闭幕式和民族大联欢活动将举行,将充分展现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最新成果、丽江团结和谐的新形象新作为。
(云南省民宗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