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玛纳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声音】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音】

绘本《少年英雄玛纳斯》中的人物形象组画。孔倩倩供图

  我出生于“玛纳斯之乡”阿合奇县。9岁那年,我观看著名大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唱诵《玛纳斯》史诗,看到白发苍苍的大师不顾嘴唇干裂,仍然坚持演唱史诗,便问大师为何不愿停下。大师说,“如果我停下,下一代就会停下了……”这个场景深深震撼了孩童时期的我。

  高中时,我利用课余时间画起《玛纳斯》史诗插画。2018年,我考入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遇到《绘本创作》课程的孔倩倩老师。孔老师鼓励我用绘本创作推广《玛纳斯》史诗,并且开发绘本系列文创产品。

  2021年,我和学院《玛纳斯》之星创作团队的8名成员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进行创作采风,对当地《玛纳斯》演唱者和传承人进行记录与采访,深入了解《玛纳斯》的故事内容。

  截至今年4月,团队已创作完成绘本《少年英雄玛纳斯》,同时开发出37个人物形象、25件文创产品、10件益智玩具以及40个表情包。

  7月13日,当团队成员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观看《玛纳斯》说唱展示这一新闻时,备受鼓舞。我们希望通过继续研发史诗动画、数字虚拟展品来推广数字化的史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玛纳斯》,为保护和弘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2018级学生艾尔扎提·艾山吐尔

  我出生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麦尔开其村,居素普·玛玛依是我的曾祖父。老人生前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没有今天的我就没有完整版的《玛纳斯》。”我从小在曾祖父身边耳濡目染,听着他说唱《玛纳斯》长大,逐渐掌握了演唱《玛纳斯》史诗的技艺。

  在克州的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中,我主要扮演小玛纳斯奇的角色;在央视关于《玛纳斯》的纪录片中,我出演曾祖父的儿童时期。这些演出经历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2010年,我参加克州第二届《玛纳斯》演唱比赛,荣获一等奖。现在,我能脱稿说唱四五个小时的《玛纳斯》,熟悉史诗所有故事的内容情节,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史诗的演唱技巧。独自一人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演唱《玛纳斯》,有时在家里,有时在河边,演唱《玛纳斯》就像是向内心的回望。

  我写了回忆文章《祖宗足记》,记述我与曾祖父一起度过的日子,以及玛纳斯奇不平凡的人生岁月。我会负起传承史诗、守护民族智慧的重任,让更多的人了解《玛纳斯》史诗。

  ——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托合那力·吐逊那力

  我对《玛纳斯》的了解,是从父亲开始的。父亲回忆说,他小时候只要有聚集性活动,就有《玛纳斯》演唱的情景。后来,父亲去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有幸成为《玛纳斯》研究学者胡振华老师的学生,参加了上世纪50年代的少数民族历史与社会调查。调查过程中,父亲聆听过大玛纳斯奇艾什玛特·曼别特居素朴和居素普·玛玛依充满激情的演唱,也记录下一些片段。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对《玛纳斯》展开规模宏大的调查发掘工作,著名的《玛纳斯》研究学者郎樱老师,就是因参加这项工作而与《玛纳斯》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毕生致力于史诗《玛纳斯》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为《玛纳斯》的保护传承作出很大贡献。

  我与郎樱老师的相识是在2005年,那时我还是一名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一起参加在新疆阿图什市举办的“史诗《玛纳斯》国际学术研讨会”。郎樱老师也参加了此次会议。我家就在阿图什,我很荣幸地邀请郎樱老师到家里做客。父亲和郎樱老师一起回忆起他们当年的调查经历。后来,郎樱老师又一次来到阿图什做田野调查,专门前往哈拉峻乡,对我父亲做了访谈,我有幸成为“摄影师”,并聆听两位前辈关于《玛纳斯》的交谈。当时,郎樱老师已年过花甲,但仍然坚持自己做田野调查。她对《玛纳斯》的热情、执着,对《玛纳斯》研究的持之以恒,深深地感染了我。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古丽巴哈尔·胡吉西

3上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