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栏的话
内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满洲里:向北开放的“东亚之窗”
包头:草原钢城的“绿色革命”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满洲里:向北开放的“东亚之窗”

□ 那日苏

  走在满洲里市街头,精美的蒙古国工艺品,俄罗斯风情的特色建筑随处可见;在汽笛声轰鸣的铁路线上,一列列“钢铁驼队”经满洲里出境驶向远方。

  满洲里因铁路而建、因铁路而兴,口岸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及中国东北铁路网,交通十分便捷,被称为“东亚之窗”。作为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陆路口岸。随着中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19年,满洲里出入境客流量突破190万人次。

  2013年9月,满洲里站开行第一列苏州至华沙的中欧班列,拉近了中国与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距离,为众多企业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对接欧洲市场的物流新通道。此后,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数量逐年递增。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物流运输成为悬在各国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新形势对陆路口岸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满洲里铁路口岸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等级,对涉及进出境车辆、货物的换装区域实施全封闭管理,同时大力提升运输能力,依托“互联网+海关”平台,实行“零接触”一站式服务,设立“中欧班列绿色通道”及专用窗口,不仅保障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稳定,也为边境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发生以来,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中欧班列稳定、可靠、高效、成本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再加上满洲里海关不断简化通关手续,优化监管流程,口岸通关更加便利,海关的支持措施帮助货代企业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满洲里新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庆华说。

  2022年,满洲里迎来沿边开放30周年。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服务区域合作的节点、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满洲里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超过1.5万列,中欧班列线路已达57条。

  呼伦贝尔市委常委、满洲里市委书记于伟东表示,满洲里市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加速构建互联互通、深度开放、边腹一体的开放格局,推动口岸高质量发展。加快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持续提高口岸辐射带动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