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纳万川入海 画好同心大圆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22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纳万川入海 画好同心大圆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统战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上接04版)

  不久,习近平再次就此事作出批示,安排分管副省长以及林业厅领导进行研究布置。同时,他要求专门派出省委督查组赴林业厅督办此事,有力推动了福建省毛竹螨害的有效治理。

  无论是在地市还是在省里,习近平都身体力行落实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经常找党外知识分子谈心交流,了解大家思想、生活和工作状况。无党派人士、原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宋建华是习近平在省里工作时的联谊交友对象。他说,习近平同志对党外人士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在方方面面。那些年,每到春节,习近平都会赠送一块福州年糕给他联谊交友的党外人士。“圆圆的年糕,贴着喜庆的标志,惹人喜爱。我想,这年糕深切表达了习近平同志对党外人士的关心。”

  宋建华感动地回忆,习近平身上体现了中共领导干部对党外人士的深厚情谊:每次会议结束,都先送大家离开;每逢重大节日,都亲自上门走访慰问;每遇到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生病住院,都亲自前去看望;每到年底,都亲自走访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

  做好留学归国人员的工作,是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高度重视、关心支持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的工作。

  1996年,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成立10周年。习近平为其题词:“同心协力,建设祖国。”

  2001年,习近平在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成立15周年之际,专门发去贺信:“我省留学生学成归国后,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繁荣福建、振兴中华和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你们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福建在新世纪中再创辉煌做出新的贡献。”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强调:“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努力把福建建成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

  “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在闽东,我耳闻目睹了畲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畲族地区的繁荣进步,尤其是畲族人民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和党的民族政策,使畲族乡村发生令人振奋的变化。今天,我虽然离开了闽东,但时常还会回忆起畲乡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

  ——摘自习近平1999年《一切为了畲族的发展——〈畲族社区研究〉序言》

  上世纪80年代的宁德经济在全省排名最末,基础设施薄弱。“闽东有三宝,地瓜当粮草,棕衣当被倒,火笼当棉袄。”一首童谣,唱尽闽东人民贫困的辛酸,这其中畲族群众较其他群众更为贫困。作为全国最大的畲族群众聚居地,闽东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的40%、全省的70%。

  1989年6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少了畲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不行,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也不行。”

  习近平在文中还指出,当前,民族问题更集中地反映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才能够使各民族得到共同的繁荣。针对宁德实际,习近平明确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作为一大工作重点。

  刚到宁德不久,习近平就选择到畲族村——福安县甘棠镇过洋村调研。他带领地、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专程到过洋村考察葡萄种植情况,并召开现场会指导发展经济。“习书记顶着烈日,沿着进村的机耕路,边走边察看地里的葡萄。”时任村支书钟祥应回忆。

  “习书记问得真细。听到猪肉一斤两块六,葡萄一斤可以卖两块八到三块,加上蘑菇种植、林地收入等,平均下来村民一年能有七百元,他很高兴,连声称赞做得好。”钟祥应说,习近平鼓励大家要发挥优势,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走林业、种植业等多元发展的道路。

  多年来,过洋村人始终牢记习近平的嘱托,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拓展新的致富门路。1990年过洋村被授予“全国少数民族团结先进村”,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0元。

  宁德扶贫工作重点在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住得分散、偏僻,交通相当不便。这并没有阻止习近平用双脚丈量闽东大地,去往一个又一个畲家山村调研。时任《闽东报》总编王绍据是跟随习近平下乡的工作人员之一,那些日日夜夜,常常浮现在他眼前。

  最让王绍据难以忘怀的是,习近平长期以来对福鼎磻溪镇赤溪畲族村脱贫致富的真情挂念。

  1984年6月24日的《人民日报》,以《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为题在头版刊登了王绍据的一封信。信中反映了当时赤溪村贫穷落后的情况,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

  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多次强调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畲族发展意义重大,主张“先有钱、先办电”,大力推动福鼎桑园电站建设。在习近平的推动下,1991年桑园电站获批立项动工建设。1993年,因建电站,赤溪村有了第一条通往镇里的泥结石路。1994年8月,赤溪村的下山溪畲族自然村造福工程搬迁启动,第二年5月,村民就住上了新房。1996年12月,电站水库建成,在当时成为福鼎最大的扶贫项目,赤溪村村民收入得到明显提升。

  时间愈久,感情愈深。30多年来,赤溪一直是习近平的一份牵挂。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作出重要批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和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寄语赤溪村:“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扶贫根本还要靠自力更生,还要靠乡亲们内生动力。但是党和国家会一直关心你们、支持你们!”

  今天,我们打开《摆脱贫困》这本书,可以看出习近平当年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深深思考:闽东畲族地区的发展要走一条“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的道路,“双向开放”即对内、对外同步开放,“双向开发”即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发。畲族经济要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

  1989年,习近平吩咐有关人员将各领域典型经验汇编成册,命名为《滴水集》,还亲自作序。其中,福安坂中畲族乡加强党建和霞浦盐田畲族乡科技带动的做法,成为向全地区推广的畲乡发展模式,为畲族乡村摆脱贫困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这么重视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这么重视脱贫工作,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发展经济就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是习近平牵挂的一件大事。1988年底,习近平带领宁德地委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一年前遭受山洪灾害的蕉城九仙畲族村慰问。他了解灾后重建情况、慰问受灾村民后,正准备离开。就在此时,他发现一位老乡还打着赤脚。原来,老乡因受灾穷得连双鞋都买不起了。

  慰问物资都已经全部发放完了,怎么办?在场的时任宁德电视台台长邢常葆回忆说:“习书记没有犹豫,立刻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10元钱递给老乡,让他去买鞋。”

  “快过年了,天这么冷,怎能没鞋子穿呢?”习近平关切地说。

  “他绝不只在口头上说,而是坚决落实在行动上。比如关心解决闽东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住茅草房的问题。”姚智梅回忆。

  1996年,相关部门调研发现,闽东有714户畲族群众仍住在茅草房中,其中霞浦315户,福鼎359户。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高度重视,在省委工作会议上积极推动,茅草房改造被列入福建省1997年度民族宗教工作重点。然而工作推进中遇到了困难,主要来自于宁德财力拮据。“习书记对这个事情抓得很紧,一听说有困难,马上带我们一起去调研。”时任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宗教局局长邱林华回忆。习近平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闽东茅草房改造现场调研,以开现场会的形式研究解决方案措施、协调经费问题。回到福州后,他立即向省委提交了《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建议进一步明确把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闽东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扶贫重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很快落实了茅草房改造资金和扶持措施。

  1998年元旦,714户茅草房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通过原地重建或整体搬迁,这些畲族群众从低矮破旧的茅草房,欢天喜地地搬进了砖木或者砖混结构的新房。“告别茅屋颂盛世,迁入新居记党恩。”一户畲族老乡迁入新居后,在大门上贴上了这样一副大红对联。

  “历史难题,一年解决,史无前例。”追忆往事,邱林华思绪万千,“为什么世世代代没解决的问题能在一年内解决了?我想,一是习书记对少数民族同胞充满了感情,把解决他们的困难当作最重要的事;二是注重实事求是,亲自到一线调研,实地了解情况;三是讲究工作方法,集中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支持这项工作。”

  “199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两年内基本解决老区基点村‘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的承诺。两年来,全省投入‘五通’建设的资金达4.6亿多元。到2000年底,全省老区和少数民族行政村基本实现‘五通’……为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同胞走上富裕文明的幸福之路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习近平在2001年接受《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就想得很长远,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办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1989年初夏的一天清晨,时任福安坂中畲族乡大林村党支部书记钟通弟正在秧田里劳动,远远看见三个陌生人向村里走来。这是习近平又一次徒步到畲族村调研。那时,进大林村只有一条一尺宽的山间小路,崎岖陡峭,从乡里来脚力好的也要走一个多小时,习近平走出了一身汗。

  “我满身汗、满手泥,可习书记一点不嫌弃,主动和我握手。”钟通弟回忆说,习书记那天最关心的是大林小学的情况。说是小学,其实就是村口一间只有两个小窗洞的老土坯房,全校4个年级47名学生,都挤在这唯一的教室里。整所学校就一个老师,每节课一个年级只能分到10分钟。

  听着钟通弟的介绍,看着孩子们破旧的衣衫,习近平神情凝重。

  不久之后,习近平专门委托挂钩帮扶大林村的宁德军分区领导去看望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在他的关心帮助下,大林村后来筹措到专项资金,建起了两层楼共四间房的新校舍。

  和钟通弟一样,时任宁德地区民族中学校长兰存安也清楚地记得习近平到民族中学调研的情景。“就几个人,轻车简从,借学校一间教室开了加快民族中学建设的现场会。”他说。宁德地区民族中学是全省成立最早的民族中学,也是我国畲族学生人数最多的民族中学。1998年,学校40周年校庆之际,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欣然题词:“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

  在习近平担任省长期间,福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已形成制度。2002年,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省级财政每年安排民族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民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在习近平看来,发展各民族文化,对于做好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十分重要。“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畲族文化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闽东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闽东地区可以引以为荣的特色和优势。搞好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有利于我们保持这种特色,发挥这种优势。”习近平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这样提到。

  时任宁德地委副书记钟雷兴对于习近平尊重畲族文化印象尤为深刻:“到我们畲家做客,都要喝米酒,有时还要行畲礼,习书记在下乡调研时都入乡随俗。”

  “畲族文化是一个闪光点。”1990年1月,习近平在《闽东之光》一文中写道,“办一个畲族文化节,我们已经挖掘了不少畲族的民族文化,如新畲歌、民俗、民谚、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故事、民族工艺美术品、民族文物、民族武术等,完全有条件办一个文化节,搞一次畲族文化大检阅。”在习近平的关心支持下,宁德成立了畲族歌舞团,把畲族民众传统的对歌节打造成了“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并延续至今。如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已升格为中华一家亲·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不仅是福建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也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雷金玉说:“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看到了我的头饰,一下子就认出这是升级版的畲族头饰。”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畲族文化的关切,体现了他对我们少数民族群众一以贯之的关心关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每个畲乡都有特色品牌,重视畲医药的传承,畲歌协会办起来了,畲族非遗传承人也越来越多。”雷金玉说。

  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习近平高度重视。钟雷兴对此感触颇深:“习书记对我们少数民族干部非常关心。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在地、县两级中要有一定的比例。”

  习近平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视,饱含他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在习近平身边工作过的许多闽东干部都记得,他高度赞扬畲家人的精神,引用叶飞将军给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的题词:“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诚;第二,最团结。”

  促进民族大团结,是习近平一直孜孜探求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思路。他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总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努力把福建建成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畲族与回族是福建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在一次畲族村调研后主持召开座谈会,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商量怎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高畲族同胞生活水平。大家向他反映了当前的困难问题和建议。他指出:“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工作。我们搞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致力于各民族的团结,致力于民族平等,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

  1996年7月21日,习近平来到泉州晋江市陈埭镇四境回族村调研。当时的四境村和整个晋江市一样,改革开放后迅速致富。在农民月收入两三百元、装一部电话需要7000多元的那个年代,四境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亿元村” “实现电话千户村”“宽裕型小康村”等荣誉纷至沓来。村里大家伙一商量,定下致富路上新目标——一块写着“争当福建第一村”的牌子被高高挂在了村部门口。

  “习书记让我们感觉不一样,对农村、对百姓很有感情,对我们这个回族村脱贫致富的经历也非常熟悉。”时任四境村村委会主任丁培凯回忆道。在二楼会议室听完简要的村情汇报后,习近平兴致勃勃地乘坐村部的电梯来到七楼天台察看村容村貌。放眼望去,1公里长的陈埭街繁华热闹。云集了400多个店铺的陈埭,当时就已是全国最大鞋材集散地。习近平边看边点头,微笑地说:“你们村干部要多为村民办实事,发展经济,努力实现你们‘争当福建第一村’的理想。”26年来,四境村和陈埭镇其他6个回族村一道,牢记习近平的嘱托,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已拥有安踏、361°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体育用品企业。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习近平始终坚持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理念。他不仅关心在闽少数民族群众冷暖,而且高度重视援藏援疆和对口帮扶宁夏工作,始终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省里工作期间,习近平亲自推动援藏工作,指导制定对口支援规划和专项部署,多次强调要“从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和西藏重要战略位置的高度来认识援藏工作的重要性”“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全力以赴做好援藏工作”。

  1998年6月,习近平率福建省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雪域高原地广人稀,一出门就得跑个几百公里。”“习近平每到一个对口援建单位,都要听取即将离任的第一批援藏干部汇报,对新一批援藏干部提出要求;与当地党政负责人座谈,代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感谢西藏干部群众对援藏干部的关照和支持。”同行的记者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1999年6月,福建第一批援疆干部启程。习近平专门前去送行,与他们一一握手话别,叮嘱他们保重身体,努力工作,为加快东西部合作与开发、促进闽疆友谊作出贡献。当时进疆工作的福建干部回忆说,习近平十分重视援疆工作,及时听取工作汇报,作出指示批示,关心进疆干部的工作生活,帮助解决困难,鼓励大家要为民族团结多做好事、多办实事。

  1996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两省区就此“千里结亲”。1997年4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他提出,建设闽宁协作示范村——闽宁村,打造对口帮扶样板。从吊庄移民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从产业推广到招商引资……一股又一股战胜贫困的力量从八闽大地向六盘山地区汇集。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当年田里无肥料、地里不长草的“干沙滩”已经转变为农业发达、商贸繁荣的“金沙滩”。2020年7月,中宣部授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薪火相传的帮扶接力,架起了闽宁两省区人民的连心桥,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宗教要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宗教事务办好,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服务,同时还要升华到引导宗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如何解决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内容。”

  ——1997年9月5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9年10月,习近平花了五天时间,在宁德地区做了宗教工作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宗教场所,走访看望宗教界人士。习近平还在福安县专门主持召开宗教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合法、正常的宗教活动,限制和取缔非法的宗教活动。会上,他还谈到我国宗教中国化问题,指出佛教从外国传入,经过一千多年演变,基本上与我国社会、文化相融合。

  1993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参加的全市宗教工作座谈会。据当时的福州市宗教局工作人员回忆,“习书记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搞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关键要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要把宗教工作放在大局中、融合到社会发展中来看。”

  习近平一直重视做好宗教工作,既在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又在制度层面抓好落实。担任省委副书记后,他很快指导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形成了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宗教工作新机制,福建宗教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

  1997年11月,全省宗教界为“四化”服务先进典型表彰会暨经验交流会在福州举行。会上,习近平指出,宗教要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

  邱林华回忆道:“习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做宗教工作吃了定心丸,更能放开手脚去工作、去引导,运用好宗教的积极因素,教化人心,净化风气,使宗教为社会服务。”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重爱国爱教力量建设,这是习书记的一贯工作思路。”邱林华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只有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习书记不仅对宗教工作关心支持,而且对宗教界人士也很尊重。”福建省基督教协会会长陈立福回忆。(下转06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