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有62口人,共有7个民族,都是经自由恋爱组成的家庭。对待子女的婚姻,我们的父母一直都是尊重且包容,只要孩子们愿意,父母就支持。
我是回族,我的大弟媳是哈萨克族,当时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他们办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大弟媳一进门,哈萨克族风干肉、那仁就“俘获”了全家人。后来,随着兄弟姐妹们相继成家,家里的民族成分也越来越多。大姐马金花的丈夫是俄罗斯族,二弟马金勇娶的媳妇是汉族,四弟马金峰娶的媳妇是维吾尔族……
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常叮嘱我们,一大家子人要想过得幸福,就要替别人多想一点。这也是我们的家风,每个人都在替他人考虑,互帮互助,一起把日子过好。
我们家最甜蜜的“苦恼”就是过节了。从春天到冬天,有过不完的节日。诺鲁孜节、古尔邦节、春节、中秋节……几乎每个月都有。只要过节,家里的美食数都数不过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新疆的美食在我们的餐桌上都有了。馓子、油香、列巴、那仁、风干肉、抓饭、烤肉……满满当当得摆好几张桌子。家庭晚会就像文艺汇演一样,冬不拉、手风琴弹起来,你一首《掀起你的盖头来》,他一首《黑走马》,跳起麦西来甫、踢踏舞,欢乐的气氛经常让邻居都忍不住加入了。
在塔城,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太多了。爱把我们变成了一家人,我们也相信,子女会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