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携手共筑中国梦 英雄精神满驼乡
团结奋进的阿拉善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结奋进的阿拉善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世代传唱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乐章。

  这里地广人稀、民族和睦,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居延汉简、曼德拉山岩画、黑城遗址见证着旧石器时期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这里英雄辈出、精神长青,土尔扈特部离开故土一个半世纪后依然万里东归,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额济纳旗三易旗府只为“最好牧场献航天”,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里生态优美、资源富集,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额济纳胡杨林是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之一。这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系列奇迹,东风航天城坐落于此,“神舟”飞船从这里启航,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阿拉善盟全面加强党对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领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纲”和“魂”,丰富拓展创建工作,打造“携手共筑中国梦、英雄精神满驼乡”创建品牌,围绕“一区一带三个融入”创建思路,打造“东风航天城+额济纳军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国境线军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带”,把创建工作融入党的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政治保证。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阿拉善盟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风光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突飞猛进,向着亿千瓦级目标奋进;积极融入“呼包鄂”经济圈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策克、乌力吉口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举办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金秋胡杨节等活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于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阿拉善盟大力实施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和“蓝天、碧水、净土”专项行动,近年来每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00万亩以上,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黑河水域治理让干涸十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再现碧波荡漾景象。阿拉善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使命和担当。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阿拉善盟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促进非遗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植根人民繁荣文艺创作,推进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阿拉善盟着力打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现国家统编教材“应推尽推”。全盟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流动融居、和谐共居,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法治基础。

  阿拉善盟是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735公里的边境线是军民共建的双拥线,是军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部队把驻地当家乡,牧民把军人当亲人,额济纳旗连续6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旗,全盟3旗连续多次获评自治区双拥模范旗。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个实践证明,阿拉善各族儿女以民族团结助力“航天梦”,并将携手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已深深融入各族儿女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阿拉善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团结奋进的阿拉善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殷切嘱托,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浩瀚大漠上矗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丰碑。

3上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