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团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兵地联谊情更浓 共筑幸福新家园
坚守32年照亮学生求学路
小石榴成了乡亲们的“致富果”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32年照亮学生求学路

□ 邓海周 吕桂文 文/图
蕉生定辅导学生写作业。

  “财营他爸,现在天气很热,要管好孩子,不要让他去游野泳”“美亮他爸,要督促孩子做点功课”……虽是暑假,但蕉生定依然没有真正“放假”,每天都在过问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蕉生定今年54岁,他32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深处——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丈鸡屯教学点,为近500名学生照亮求学之路。爱岗敬业的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他获评崇左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甘守寂寞留寨教书

  丈鸡屯坐落在中越边境海拔1030米的公母山半山腰上,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寨,村民大多是瑶族。

  由于位置偏远,外地的教师大多不愿意来。1990年7月,初中毕业的蕉生定计划到广东务工。出发前一晚,父亲劝他说:“孩子,教学点的老师调走了。你是寨里文化较高的人,你去报名吧。如果没有老师,以后寨里的儿童都变成放牛娃了……”

  一边是外面缤纷的世界,一边是儿童可能面临失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蕉生定决定留下来。

  当时的丈鸡屯教学点,只有一间旧瓦房、几张桌椅、一块黑板,没水没电,条件非常艰苦。代课教师月工资只有140元,原本雄心壮志的蕉生定一下子心冷了许多。但看着孩子们求学若渴的眼神,他的心坚定了:留在这里,哪也不去!

  后来,蕉生定争取上级的支持,为学校盖起了平房。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既是校长,又是教师,还是饭堂工友。学校每年有10个左右学生,设一到三年级,采取复式班教学形式。尽管如此,他坚持开足所有课程,音、体、美等一科不落,每周的升国旗仪式都如期进行。

  2014年3月的一天,蕉生定骑摩托车到镇中心校办事。下雨路滑,他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出院后的第二天,锁骨夹着钢板、手臂还缠着绷带的他,又站到讲台上。乡亲们都劝他在家好好休养,可他却说:“虽然我右手受伤,但左手可以写字。孩子们的功课不能落下。”

  既当老师又当爹娘

  近年来,寨里很多村民外出务工,孩子们成了留守儿童。于是,蕉生定又当起这些留守学生的“爹”,每天护送他们上下学。

  2019年的一天,学生赵有欢发高烧。蕉生定叫爱人帮忙照看班上的学生,自己骑摩托车搭着学生到4公里外的镇卫生院,挂号、缴费……他跑上跑下,医护人员都以为他们是父子呢。

  “幸好送来及时,不然就危险了。”医生说。离开医院后,考虑到赵有欢的父母不在家,蕉生定直接把学生带回家里照顾。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蕉生定还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他们。

  学生赵小妹的父亲意外离世,留下她和母亲、妹妹、年迈的奶奶。蕉生定用工资为她购买学习用品,悉心照顾着她,直至她小学毕业。

  学生赵振利家庭生活困难,父母让他辍学在家务农。蕉生定说:“只要你们同意送他去学校,费用我来想办法。”后来赵振利考上了大学,他逢人便说:“没有焦老师就没有我今天,焦老师是我的再生父母!”

  转正后成为公办教师的蕉生定,曾有机会调到条件更好的镇中心小学任教,但他始终不愿意离开这里。32年来,他先后教过500多个学生,为他们照亮求学之路。

  蕉生定经常这样教育学生:“我们能过上好日子,全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你们要好好学习,增长本领,长大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2016年,女儿蕉玲霞大学毕业。蕉生定对女儿说:“过几年爸爸退休了,你还是回来当老师吧。”

  在父亲的影响下,蕉玲霞放弃在城里的工作机会,回到镇中心小学成为语文老师。她经常和父亲交流教学经验,还教父亲使用电脑、制作课件。儿子蕉振欢,去年考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我的愿望是将来回到村里当一名教师,接父亲的班。”他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