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立民族地区青少年赴京津冀交流合作工作机制
河南:部署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公益课堂学“非遗”
民族团结指导组来指导
“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云南民宗委向西藏捐赠20吨低氟边销茶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宁夏灵武泾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 本报见习记者 王琪

  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土岗乡泾兴村,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被树林环绕,柏油路旁的柳树随风摆动,长廊里挂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标语,围墙上绘满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庆祝丰收的图景。

  泾兴村是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村之一。“十二五”期间,宁夏对中南部地区的9个县(区)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区域的34.5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2015年9月,泾源县的7个乡镇21个行政村近600户2000多名移民群众搬迁到泾兴村,在这里开始了新生活。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为了让移民群众把心定下来,村“两委”班子牵头找出路,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移民群众增收致富。

  每天早晨7点,村民蒙文英就准时出现在自家大棚里。“刚种完一棚西红柿,剩下两个大棚正在进行土地调整,为种植蜜瓜做准备。”蒙文英家曾是贫困户,如今他已成长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笑着告诉大家:“多亏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搬到这里以后,乡干部、村干部都来帮我谋划出路。现在,我们家已经‘摘帽奔小康’了,我还想带动更多村民挣到钱,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产业兴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泾兴村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将设施农业定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目前,泾兴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已建成5期共205栋温棚,并配套果蔬分拣车间、蔬菜果品冷库。温棚每年可以种植两茬儿,已规模化种植了沙地西瓜、“青蛙王子”蜜瓜、草莓柿子等特色农产品,棚均产值达到5万余元。

  产业园采用“合作社技术指导、群众自主经营、村集体入股分红、农产品订单种植销售”的运作模式,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积极引导农户引进新品种、推广田间管理新模式,同时想方设法做宣传、拓渠道,为优质农产品打开销路,实现村集体和移民群众双增收。

  “以前大棚周边都是土路,现在路面硬化好了,村民干活、客商来收货都方便多了!”村民于有庆说,“今年,我家棚里种的西瓜、香瓜都卖得挺好,挣了8万多元,驻村的徐书记还来帮我销售了1000多斤香瓜。”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以民族团结为抓手,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帮扶、基层治理等工作。”泾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徐怀山说,“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我们驻村干部的职责所在。只要是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的事,就要尽全力去做。我希望能够尽己所能,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