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
上好“开学第一课”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好“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上,“薪火相传”宣讲团的老干部们向学生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内容并发放书籍。

  传承红色基因,聆听民族团结故事,研学旅行观长城……2022年秋季新学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9月6日至11日,吴忠市委党校与机关工委、市教育局联合,组织13名党校教师,走进15所中小学宣讲“开学第一课”。郑自明老师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聚焦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等问题,让秦宁中学的学生们接受了一次全面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吴杨老师以《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及意义》为主题,向滨河中学的学生们讲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内涵与启示。生动的宣讲,鲜活的事迹,激励着“拔节孕穗期”的孩子们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9月9日,同心县第二中学的117名师生来到同心县委老干部局,聆听“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讲授“开学第一课”。现场,每个学生都获赠历史读物和民族团结笔记本。为了让宣讲通俗易懂、更加接地气,同心县退休老干部马希伟随身携带一个“百宝箱”,里面放着一把筷子、几本书、几枚硬币……他在讲民族团结故事时,用筷子、绳子等实物来阐释“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讲到动情处,他忍不住流下热泪。讲台上,“辅导员爷爷”神采飞扬地宣讲;讲台下,“小粉丝们”听得入神,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盐池县第四中学在开学之际开展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研学旅行徒步行军活动。盐池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齐向介绍,盐池古长城记录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研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长征精神”,磨炼了意志,培养了爱国情怀和团队意识,增强了文化自信,纷纷表示要“接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护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近年来,吴忠市大力实施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过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吴忠市委统战部供稿)

3上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