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人故事
信仰的力量
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纪实性新闻报道的不朽经典
红星永远闪耀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人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入选教育部“部编版”教材。资料图片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等无数问题,一路向西,深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位到红色苏区报道工农红军的西方记者。几个月后,他完成了家喻户晓的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这本书于1937年10月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首次出版,将“红色中国”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直到今天,这部著作仍然是人们了解现代中国的必读书。

  先烈精神感召当代青年,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在《红星照耀中国》问世85周年之际,本期《书香》携手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读书小组成员,“重走斯诺之路”,沟通阅读经验、畅谈阅读感悟、共叙爱国之情。

  ——编者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斯诺来到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之后他又在燕京大学做了两年教授。这些经历让斯诺对中国产生了十分独特的感情。

  1936年,斯诺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的帮助与安排,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陕甘宁苏区之行。他听从周恩来为其细致设计的92天旅程安排,在陕甘宁苏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用口述史记录了毛主席的生平、故事,又采访了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高级将领,详细记录了许许多多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4个月后,他带着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十几个记录本和大量摄影图片,惜别红都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回到北平后,斯诺在英美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

  由于当时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争宣告中立,要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是不可能的。得到斯诺本人的同意后,漂泊在上海租界内的一群抗日救亡人士,在一部分中共党员的领导下,以“复社”的名义,集体翻译、印刷、出版和发行这本书的中译本。1938年1月24日,斯诺还为中译本写了序言。1938年2月,“复社”翻译出版了第一个中译本,考虑到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书名译作《西行漫记》。

  2016年,这部经典著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正式恢复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欧阳钰玲综合整理)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