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有着广泛、直接的接触,更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当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辅导员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坚守职责,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党政领导牵头负责、齐抓共管的“一把手”工程。辅导员要加强与毕业年级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教师等联系,安排部署政策解读、职位推荐、岗位拓展、精准帮扶等事宜,站好铸魂育人最后一班岗,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完善机制,提升就业帮扶效果。积极推进帮扶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将就业工作普遍帮扶与精准帮扶相结合,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学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等纳入重点帮扶对象。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班主任共同协作,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和需求,实行精准帮扶。完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档案,实行“一人一策”,进行分类指导,对帮扶情况及时跟踪、及时预警、及时解决问题,并如实记录。
强化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通过举办就业技能赛事,以赛促能、以赛提能,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求职实践大赛,动员学生广泛参与,提升求职技能。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个人职业发展论坛、职业发展讲座和报告会等形式,动员学生趁早谋划、主动就业。组织早就业学生畅谈就业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朋辈示范交流活动。为毕业生开展线上线下课程、简历撰写、网上面试技巧、招聘注意事项等培训,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组织开展研讨活动,围绕求职心态、求职创业困难应对、求职机遇把握、如何选择工作岗位等方面,为毕业生开展指导帮助,解决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现象,激发学生就业主动性。
政策解读,满足毕业生个性化需求。做实做细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摸清每位毕业生就业意向,精准化为学生宣讲相关政策。针对有志于深造的学生,向他们积极宣传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第二学士学位等相关政策;针对有意向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学生,向他们介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针对个别学生开展大学生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政策解读。通过各类政策解读,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尽早实现顺利就业。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