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暖暖地洒进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关街寺巷子。曾经,这是一条环境“脏乱差”的背街小巷,周边有48户平房。随着武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凉州区对巷道进行改造,这些平房住户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这几年,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邻里之间也更加融洽、更加团结。”居民潘佳丽说。
寺巷子社区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如今,寺巷子美丽整洁、绿树成荫,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寺巷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秀君说,2013年,寺巷子社区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寺巷子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成果,只是凉州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一个缩影。凉州区总面积4907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藏、东乡等36个民族。2020年,凉州区成功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凉州区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管理、民生保障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深度结合,打造了具有河西走廊特质和区域特点的‘凉州品牌’。”凉州区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金琬珺说。
位于南园学校的凉州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厅,全面展示了凉州区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和“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联创共建工作交流观摩的重要窗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透过这个重要窗口和重要阵地,也能清晰地看到,凉州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10年来,凉州区精心选树典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区)、进镇(街道)、进学校、进军营、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进医院、进景区景点“十进”活动,积极培育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示范区示范单位8个、模范个人5名、示范家庭6户,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示范区示范单位10个、教育基地1个、模范个人7名、示范家庭30户。
10年来,凉州区深入挖掘凉州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常态化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等活动,生动展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精神风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年来,凉州区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各族群众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同心共建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凉州,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
今年,凉州区又向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发起了“冲刺”。
“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我们打造了‘一厅、一路、一公园、一广场、一长廊’,力争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示范引领作用。”金琬珺说,在新的征程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携手同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