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欢庆党的二十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力量 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和 推进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以文化自信自强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力量 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 徐平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面对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边疆民族地区要献力量、扬优势、补短板。

  

  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民族共同的目标和愿望,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各民族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以及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上,都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责任;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文化资源,也将为我们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华儿女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

  

  在高质量发展上有担当。在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国家加大沿边开放步伐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为边疆民族地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如西部陆海新通道自2017年首趟列车发出以来累计开行2万列,成为推动中外贸易往来的经济动脉,广泛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广袤的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也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基地建设,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边疆民族地区还要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上,自觉扛起使命担当。总之,边疆民族地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功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边疆民族地区必将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

  

  (作者系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