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润疆是一项多向度、多维度、多层次互动交叉的综合性工程。要坚持将“润”字贯穿于推进新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过程,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坚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润疆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华民族发展史包括新疆各民族发展史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历史传统和高尚精神追求,汲取宝贵精神营养。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各环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生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入手,贯穿于各学段各领域,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深刻认识到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血脉相连、息息相通、历史交融,新疆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宣传工作。综合运用各类媒体,通过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文化的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育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精神根脉,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新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民权利保障,还涉及“五个认同”培育、人文价值导向性教育、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等重要工作,要坚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润疆的有力抓手和实施的主渠道来抓。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各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有中国特色、新疆特点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阵地,使其成为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兵团和地方的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机制,开展城乡之间、兵地之间“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反哺与帮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创作、宣传一批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实施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项目,活跃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坚决遏制反动及有害文化内容入侵文化市场,抵制“三股势力”和宗教极端思想利用文化市场进行渗透,进一步增加文化润疆的生机与活力。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
新疆各类文化遗产数量丰富且类型独特,是中华民族长期在西域生息繁衍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实物见证。要切实加大新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确保各类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坚持突出社会效益、凸显社会教育功能、提升传播能力,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加强文物资源价值及利用研究。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好新疆故事,使广大群众更多了解新疆、认识新疆、支持新疆。着力拓展文物利用途径,全面提升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流动博物馆”下基层、到农村活动,推动优秀文博展览展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支持利用反映新疆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共荣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宣传教育、展演展示展览等活动,组织出版以文物为主线介绍新疆历史的系列普及读物。同时,加强新疆革命文物,特别是兵团军垦文物保护工作,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以弘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为核心,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不断追寻文化润疆的精神源泉。
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基石。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现实基础。
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增进文化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引导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这个根和魂上的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方向。弘扬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传统,积极引导新疆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坚决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支持宗教界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阐释,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引导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引导人们向善向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文化润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入推进文化援疆工作
对口援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举措。文化系统援疆工作旨在有序推动新疆文化建设能力提升、促进区域文化协调发展,为开创新疆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提供文化支撑。
加大文化援疆工作力度。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文化民生,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就业,通过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服务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大局,推进新疆文化发展繁荣,为文化润疆不断补充新的血液。
支持实施一批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标志性项目。通过项目集成,绽放出灿烂的思想文化之花,为新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进一步明确对口支援新疆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共同推动春雨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和文艺译制中心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把新疆建设成展示中国形象、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战略屏障和文化传播阵地。
积极推进新疆与援疆省市文化交流合作。启动实施“新疆文化展示周”,大力宣传新疆良好形象,支持新疆文化企业、社会团体共同举办和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化、常态化,将更多优秀的新疆文化要素和资源介绍到援疆省市。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